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张学雅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向晚妆成懒出帷”,描绘了主人公在傍晚时分精心打扮完毕后,却无心外出的情景。一个“懒”字,不仅表现了她行动上的迟缓,更透露出内心深处的慵懒与疲惫,仿佛外界的一切都难以吸引她的兴趣。
接着,“徘徊对镜蹙愁眉”一句,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的情绪状态。她在镜子前徘徊,眉头紧锁,似乎在面对着某种无法解决的困扰或忧虑。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自怜欢少只多悲”则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倾向。她自怜于欢乐时光的稀少,而悲伤却如影随形。这种对比鲜明的表述,突出了她生活中的不满足与失落感。
“花弄影时庭正午,鸟惊啼处日西垂”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与主人公心境的变迁。正午时分花朵轻摇,带来短暂的宁静与美好;而当鸟儿惊飞啼鸣,夕阳西下,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同时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觉来幽梦已难追”一句,点明了主人公在梦中寻求慰藉,但醒来后却发现那些美好的梦境已经无法追寻。这不仅是对现实与梦境之间距离的感慨,也是对失去的美好事物无法挽回的哀叹。
整体而言,《浣溪沙》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这首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情感复杂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