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伯刚之仪真

孙侯庙廊具,特达古豪俊。

十年出禁闼,往往事州郡。

苍髯玉立秋风高,南浮烟海东云涛。

中朝更化重守令,似尔简擢非贤劳。

淮东诸郡临淮道,共说仪真风物好。

万家歌吹动春云,十里楼船压江岛。

海有盐错水有鱼,白露红霞春满壶。

候人出郭鸣马集,日望使君来下车。

岂无穷困民,所重民父母。

税赋出鞭笞,伊谁肆苛虎。

长淮之水何悠悠,行矣不可以久留。

便令南阳得召父,坐见淮水回清流。

愿持万古心,送君以千里。

由来贤达士,感激在知己。

筼筜谷,金精山,吾独胡为淹留于其间。

云霄浩荡白日近,飞翰冥冥倘可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刘崧为送别友人孙伯刚前往仪真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孙侯的赞美和对他的期待。首句“孙侯庙廊具,特达古豪俊”赞扬孙侯才智出众,如同古代豪杰。接下来描述了孙侯十年间在朝廷和地方的经历,以及他高尚的品格。“苍髯玉立秋风高,南浮烟海东云涛”形象地描绘了他的风采,暗示其志向远大。

诗中提到“中朝更化重守令”,表达了对朝廷重视地方官员的期望,认为孙侯被选拔并非偶然,而是因其贤能。“淮东诸郡临淮道,共说仪真风物好”描绘了仪真的美好环境,预示着孙侯将有良好的施政条件。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孙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的期待。

“岂无穷困民,所重民父母”强调了百姓对父母官的期待,希望孙侯能体恤民情,解决百姓疾苦。“海有盐错水有鱼,白露红霞春满壶”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孙侯到任后将会带来生机与繁荣。

结尾部分,“愿持万古心,送君以千里”表达了诗人对孙侯深情的祝愿,希望他能保持永恒的仁德之心,一路平安。“由来贤达士,感激在知己”表达了对孙侯知遇之恩的感激,同时也表明了友情的深厚。最后以“筼筜谷,金精山,吾独胡为淹留于其间”表达诗人自己对于离开此地的感慨,以及对孙侯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期待的送别诗,既赞美了孙侯的才能,也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亥三月歌

己亥三月尾,大麦小麦黄欲起。

风从北来雨不止,野雀漫天水漫地。

高田雀飞可网罗,低田水来将奈何。

形式: 古风

水啮古墓歌

河水啮高丘,丘中墓门崩作洲。

可怜墓中人,不见河水向南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青阳行乐图歌为黄允中赋别

使君临湘人,旧住青阳里。

一从游宦之江郡,长忆青阳好山水。

梅池之水深瀰瀰,晴绿酿涨青玻瓈。

蛟龙夜擘山石裂,下注湘水衮衮而东驰。

群山插天削寒碧,大云嵯峨几千尺。

苍烟尽覆紫芝岩,日光却射青萝壁。

图中茸帽紫绮裘,使君行乐何风流。

长松过雨晓色净,抱琴来此吟清秋。

琴中有声传太古,振羽流商动林莽。

淳风已变知者寡,却望苍梧叹脩阻。

我欲起扫石上苔,为君更置青螺杯。

手攀琼枝拂明月,骑取白鹤径欲归。

蓬莱蓬莱微茫不可以度,嗟我民昔捐瘠兮孰遗以哺。

民今有子兮穫有稌,挽之不留兮君盍予。

顾思使君兮不可忘,泛澄江兮望临湘。

临湘山高兮水长,允怀使君兮乐哉青阳。

形式: 古风

题江村秋兴图为萧性存赋

我昔棹船过横月,醉唱吴歌夜中发。

鹅公岭头月东出,百尺清潭写毛发。

买鱼溪口烧荻烟,回首旧游今惘然。

萧君此图自新制,风物何得犹当年。

两松童童立江浒,松下人家好楼宇。

雁沈极浦秋水阔,僧入游峰晚钟度。

伊谁闭户事书史,白发满头心未已。

岂知扬雄老执戟,万言不如一杯水。

幅巾美髯行者谁,潇洒似有岩壑姿。

便思携酒共佐酌,更约入山寻紫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