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

小麦青青梅正黄,连山雾雨湿溪乡。

轻丝袅袅摇空界,重滴涓涓响暮廊。

结集郁蒸来海峤,驱排愁恨到禅房。

寓轩居士心如铁,默坐惟闻茉莉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首句“小麦青青梅正黄”,以小麦的青绿与梅子的金黄对比,勾勒出初夏时节的鲜明色彩,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连山雾雨湿溪乡”一句,通过连绵的山脉、弥漫的雾气和湿润的溪流,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湿润的自然环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

“轻丝袅袅摇空界,重滴涓涓响暮廊”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细雨比作轻柔的丝线在空中飘荡,又比作细小的水珠在傍晚的廊檐上滴落,形象地展现了雨的轻盈与细腻,以及时间的流逝感。

“结集郁蒸来海峤,驱排愁恨到禅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面的表达。郁蒸,指湿热的空气,这里象征着内心的烦闷与压抑;海峤,指海边的山岭,象征远方与自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借由自然界的雨,驱散内心的愁苦与烦恼,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体现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寓轩居士心如铁,默坐惟闻茉莉香”两句,通过寓轩居士(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坚定的状态。即使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内心的坚守与平静却如同铁石一般坚不可摧。而“默坐惟闻茉莉香”则以茉莉花的香气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初见荷花

雨过芙蕖满曲塘,端疑翠盖拥新妆。

风翻圆碧田田叶,露浥深红苒苒香。

根出淤泥成妙净,气侵虚阁愈清凉。

开花不待秋风起,景物依然类浙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志宏以家所生新芝遗予并以诗来次韵报之

紫芝多产白玉峰,服食益寿增明聪。

人间采茹未易得,怅望古曲来悲风。

那知远谪见奇物,子家端是庆所钟。

煌煌三秀岂难并,玉干云叶方成丛。

嘉祥美瑞不自惜,掇以遗我诚由中。

甘芳胜菌滑胜乳,能杀三尸驱九虫。

童颜瞭视驻可久,堕发落齿生应重。

嗟予迂疏与世阔,得食此物谁之功。

商山傥可追四皓,淮南安用寻八公。

骖鸾控鹤吾未暇,千里白云聊与同。

形式: 古风

畴老修撰所藏华岳衡岳图.华岳

往年跨马观羌戌,道历太华西临雍。

伟哉造化巧凝结,元气孕此金芙蓉。

平原陡起三万仞,峻屏却略罗秋空。

巍然雄尊镇西极,众山班列如朝宗。

天池潋滟喷山顶,泻作瀑布飞长虹。

亭亭仙掌摩碧落,晓日照耀五指红。

巨灵赑屃运神力,导河擘华留其踪。

烟寒风远张超谷,霞駮雾开毛女峰。

希夷故隐今尚在,白云依旧时东封。

回头一别二十载,不意见之图画中。

生绡六幅挂清昼,隐耳飒飒闻松风。

山中草木旧相识,恍如梦到云台宫。

神游绝巘窥玉井,欲取莲藕根株通。

好奇何必似韩子,悬崖侧足悲途穷。

从公传此岳真相,永结清好无时终。

形式: 古风

畴老修撰所藏华岳衡岳图.衡岳

五岳分奠如循环,作镇南服惟衡山。

炎方荒绝亘沧海,天付雄柄司神奸。

祝融腾掷倚霄汉,群峰逦迤犹堂坛。

赞襄一气泄云雨,蟠据千里来荆蛮。

屹然天地物最钜,造化凝结良艰难。

恭闻兹岳魏夫人,羽驾白日游山樊。

翛翛云气变异色,笙竽声杂环佩珊。

神仙恍惚未易测,落花流水空潺潺。

退之倔强古亦少,故取窜谪窥孱颜。

精神默祷若有应,驱扫氛翳开烟鬟。

乃知正直神所与,露奇呈巧初不悭。

嗟予平生好山水,欲以两足穷跻攀。

恨兹羁束未能往,幽觌眇然图画间。

何当身逐雁同到,已觉心与云俱閒。

轩辕弥明傥未死,相与游戏超尘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