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其一)清明咏怀

三分春色,十分官事,令人孤负芳菲。

歌燕簧莺,语花舞柳,园林好处谁知。还忆旧游时。

对海棠驻马,红药题诗。

一别东君,回顾又是隔年期。相思远在天涯。

镇海填恨臆,山锁愁眉。

杜宇能言,鹧鸪有泪,慢劳蝴蝶于飞。景与少年宜。

把榆分新火,香透罗衣。

风月常存,双鱼报道早来归。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翻译

春天的三分美景,官员们的十分忙碌,让人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
莺歌燕语,花朵随风摇曳,园林的美好又有谁知道呢?回忆起过去的游玩时光。
曾对着海棠花驻足,为红药题写诗句。
自从分别后,再次相见已是隔年,思念之情如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心中的恨意如同大海填满,眉头紧锁的愁绪被山峦遮挡。
杜鹃鸟能诉说离愁,鹧鸪鸟似含泪水,让蝴蝶飞舞也显得缓慢。
青春的景色最适合我们,点燃新火,香气透过罗衣。
清风明月永恒不变,期待着鱼儿早早带来你的消息。

注释

三分:形容春天美景的三分之一。
官事:公务。
芳菲:盛开的花草。
旧游:过去的游玩。
海棠:一种花卉。
红药:指芍药花。
东君: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天涯:极远的地方。
臆:内心。
愁眉:愁苦的表情。
杜宇:杜鹃鸟。
鹧鸪:一种叫声悲切的鸟。
榆:树木,此处指清明时节。
新火:清明时节新采集的艾草燃烧的火。
双鱼:古代书信常用鱼形木简,这里代指书信。

鉴赏

这首宋词《望海潮·其一》清明咏怀,是宋代词人陈德武所作。诗人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三分美景却被繁重的官事所耽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词中通过写燕莺歌唱、花朵盛开、绿柳轻舞的园林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然而词人却因公务繁忙,无法尽情享受这大好春光。

“海棠驻马”、“红药题诗”的回忆,勾起了词人对往昔悠闲生活的怀念,而“一别东君,回顾又是隔年期”则流露出对春去秋来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接下来,词人运用杜鹃、鹧鸪等意象,寓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和期盼,希望远方的人能早日归来。

结尾处,“把榆分新火,香透罗衣”描绘了春天的传统习俗,暗示着对相聚的期待,而“风月常存,双鱼报道早来归”则寄寓了词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示了陈德武在清明时节的怀旧与期待之情。

收录诗词(64)

陈德武(宋)

成就

有《白雪遗音》一卷

经历

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 籍贯:三山(今福建福州)
  • 生卒年:生平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海潮.钱塘怀古

珑山西峙,浙江东逝,谁馀一箭临冲。

凤舞龙飞,地灵人杰,当年树此勋庸。强弩万夫雄。

令冯夷退舍,海若潜锋。

拥石成堤,百川约束障西东。至今人物蕃丰。

仰功扬山立,德润川容。

乐极西湖,愁多南渡,他都是梦魂空。感古恨无穷。

叹表忠无观,古墓谁封。

棹舣钱塘,浊醪和泪洒秋风。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清平乐(其五)咏云

随风情性。聚散元无定。雨过黄昏收拾尽。

送出月明花影。谁言出岫无心。腾腾飞上巫岑。

梦断不知何处,玉人鬓上斜簪。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六)咏蝉

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

躲在绿阴深处。此音宁与人知。此身不与人欺。

薄暮背将斜月,噤声飞上高枝。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四)咏雨

丝丝线线。惹起云根燕。万里江山春欲遍。

多在梨花庭院。经旬一见通宵。恍如身在蓝桥。

记与巫山神女,不禁暮暮朝朝。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