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收兵献钟侍郎

强兵义勇威严令,化靖由来不战征。

疆境复时归马健,鼓鼙休处乱云轻。

霜凝积恨怀边戍,月落冲寒夜上城。

黄叶树头风凛凛,碧波江远路平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宋朝茹芝翁所作的《秋月收兵献钟侍郎》,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首联“强兵义勇威严令,化靖由来不战征”,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军事力量与道德正义的结合,强调了通过武力与智慧并施,达到和平稳定的目的,而非单纯的暴力征服。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战争与和平关系的独特理解,即通过正义和智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实现长久的和平。

颔联“疆境复时归马健,鼓鼙休处乱云轻”,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景象。归马象征着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士兵们可以放下武器,回归平静的生活。而“鼓鼙休处乱云轻”则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结束如同乌云散去,天空重新变得宁静,寓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和谐的回归。

颈联“霜凝积恨怀边戍,月落冲寒夜上城”,转入对战争中士兵情感的细腻描绘。霜凝暗示着边疆的寒冷与艰苦,积恨则表达了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月落与寒夜的场景,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也映射出士兵在战争中的孤独与痛苦,以及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尾联“黄叶树头风凛凛,碧波江远路平平”,以自然景观的描写收束全诗。黄叶飘零,风声凛冽,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无常;而碧波荡漾,江水悠长,则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宁静。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暗示着即使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生活依然会继续,人们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2)

茹芝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南山

青松夹道英州路,终日千岩万壑间。

唯是看山心不足,又携兵妓看南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寄刘仲平

移居逼城阿,颇似山中住。

当轩列佳石,绕舍纷高树。

园林便为主,鱼鸟欣相聚。

春来物物好,适意随所遇。

是适本无因,亦复无定处。

当有忘机人,知我此中趣。

形式: 古风

重寄

忆昨去国初,置传史所监。

季也行泣随,往舍都城南。

沐我屡饭我,终此一日淹。

明作分岭水,苦别心如惔。

遄归护孥重,却挂东川帆。

停桡憩汴泗,揽辔趋霍灊。

间关又相对,共被栖穷檐。

未毕十日欢,已复秣征骖。

猗嗟季行役,曷日弛负担。

长怀芳草句,未读衣已沾。

先人门户事,驽力讵克堪。

一朝奇祸发,炽甚烈火炎。

顽迷得忧辱,自取非谤谗。

危巢风雨漂,菅蒯不足芟。

于时季来归,弃官不待占。

收合败散馀,赖此守独严。

阖门数百指,一一恩意涵。

辑睦乖迕情,牢不见隙纤。

聚粮非短毂,千里均属厌。

囊书动高听,恩环赐东渐。

吾亲所奇贵,挺立故不凡。

晚节就难冀,前非掩多惭。

正如已躄人,欻起蒙针砭。

衰颜积霜雪,幸亦解羁衔。

昨从忧迫来,将复见安恬。

西廊坐食菽,可以慰饥馋。

渐欲亲酒盏,颇思疏药奁。

愿季爱玉体,豢我及西崦。

从今荷明时,欢乐百无嫌。

酬恩无处所,香火供瞿聃。

形式: 古风

集句寄斯川

渺渺孤舟逝,计日望旧居。

万族各有托,吾亦爱吾庐。

栖栖失群鸟,暂与田园疏。

今日始复来,再喜见友于。

缅然睇崇丘,负疴不获俱。

试携子侄辈,且还读我书。

亲戚共一处,过此奚所须。

起晚眠常早,谁谓形迹拘。

厚恩固难忘,慨然念黄虞。

养真衡茅下,不乐复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