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家次闲宝月山居图次闲先人有旧居在宝月山今已屡迁矣追忆不忘因绘此图

旧时门巷,有旧时池馆,旧时花石。

一带弯环屏障好,对面蛾眉山色。

细径羊肠,疏篱麂眼,此境都如昔。

春来双燕,杏梁还是相识。

尚记丸髻荷衣,儿时学步,细数山坡级。

转眼沧桑尘事换,已是可怜陈迹。

画里人琴,卷中诗句,也变山阳笛。

蒲团香袅,结庐终胜行客。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旧时门巷"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怀旧的画面,展现出词人对往昔家园的深深怀念。"一带弯环屏障好,对面蛾眉山色"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仗,赞美了旧居周围的自然风光,如同屏风般优美,与对面的蛾眉山相映成趣。

"细径羊肠,疏篱麂眼"进一步描绘了小路曲折、篱笆稀疏的景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田园之中。"春来双燕,杏梁还是相识"则通过春天归来的燕子和依旧的杏梁,表达了时光流转中物是人非的感慨,但仍有熟悉之感。

词人回忆起儿时的天真岁月,"丸髻荷衣"的形象生动,"细数山坡级"则流露出对那段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然而,"转眼沧桑尘事换,已是可怜陈迹"揭示了世事变迁,人事如梦的无奈。

"画里人琴,卷中诗句,也变山阳笛"借画卷中的景象和书卷里的文字,感叹岁月流转,连记忆中的美好也变得遥远。最后,词人以"蒲团香袅,结庐终胜行客"收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家园已迁,心灵的归宿仍胜过漂泊的行客。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旧居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怀旧情感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104)

赵庆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秋分日偕吴梦蕉汪子雨石芷卿筱珊叔祖买舟由古荡至留下秋水空明树阴合匝意甚闲适因赋此解

溪光澹沱,趁嫩晴出郭,催放轻舸。

港路弯环,柔橹摇凉,秋阴两岸低锁。

单衫小扇萧闲甚,看软镜碧琉璃破,倚水窗盏许茶时,又是一桥穿过。

石上匀蓝点点,几丛澹竹叶,娟秀花朵。

古木攲斜,修藤屈曲,时见坠枝红果。

游鱼吹沫圆纹细,错道是雨珠飞堕。

却羡他、开扇柴门,临水老渔闲坐。

形式: 词牌: 疏影

金缕曲.孤山探梅图

欲向青山问。问青山、白云多处,几番春信。

著意寻春春尚浅,侵晓薄寒能忍。

又早是、段家桥近。

流水无言人影悄,但盘空扑雪鸦成阵。

还只恐、北风紧。打门仙鹤曾相认。

剩枝头、夜来残月,半钩黄晕。

石古林深烟磴滑,一路鞋痕细印。

浑不管、苍苔立损。

我欲此间横玉笛,把万花吹暖都开尽。

林处士,料应肯。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太常引.陈秋谷画溪渔父图册

平湖如画远山低。小小缺瓜皮。

白酒一瓶携,举网处、银刀正肥。

萍花洲渚,鸥波亭馆,只在水东西。

青笠绿蓑衣,浑不是,苕溪霅溪。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摸鱼儿.又题填词图

小屏山最浑深处,鸭炉银叶薰透。

乌丝阑格红丝砚,安放月窗风牗。

人坐久,恰襞襞罗衣,天气新凉后。萍花渡口。

看一朵遥山,一湾流水,一树水边柳。

新词好,合数梅溪石帚。休言秦七黄九。

年来笑我疏慵甚,忘却笛床歌袖。

凭妙手,把玉盒轻抛,记曲相思豆。

灯前梦后,尽减字偷声,拈毫写韵,销尽夜来酒。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