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秋蛩

一轮斜月横窗瘦。渐午夜,轻寒透。

好梦惊回浓睡久。小堂深院,短檠如豆。

正是印秋候。凄凉苦咽铜壶漏。起拥罗衾揽衫袖。

旧恨新仇抛却又。碧梧金井,绿杨沙渚。

人病曾知否。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青玉案·秋蛩》由清代诗人周青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

首先,“一轮斜月横窗瘦”,开篇以一轮孤月斜挂窗前,形象地描绘出秋夜的清冷与寂寥。月亮的“瘦”字,不仅形容了月形的细长,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之“瘦”。

接着,“渐午夜,轻寒透”,午夜时分,寒气逐渐侵入,暗示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愈发寒冷,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深秋特有的氛围。

“好梦惊回浓睡久”,描述了主人公在深沉的睡眠中被突然惊醒,好梦破碎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小堂深院,短檠如豆”,通过对比小堂与深院的狭小与深远,以及短檠(小油灯)的微弱光芒,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闭与内心的孤独。

“正是印秋候”,“印秋候”意为正逢秋季的时节,点明了季节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凄凉苦咽铜壶漏”,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增加了整首词的哀愁氛围。

“起拥罗衾揽衫袖”,主人公起身,紧紧拥着丝质的被褥,试图抵御夜间的寒冷,同时也表达了对温暖与安全的渴望。

“旧恨新仇抛却又”,在经历了旧日的痛苦与新的困扰后,诗人选择暂时放下,展现了面对生活挫折时的坚韧与释怀。

“碧梧金井,绿杨沙渚”,通过描绘碧绿的梧桐树、金色的井栏、翠绿的杨柳与沙洲,营造了一幅自然美景的画面,但在这美景背后,隐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人病曾知否”,最后,诗人以一句问句结束,表达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末文人在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面前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5)

周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柳下词》一卷,族孙周济作序

  • 字:木君
  • 籍贯:荆溪(今宜兴)

相关古诗词

柳色黄.绿阴

雨湿芳枝,风送小窗,绿暗如织。

无端细草连天,掩映做残春色。

轻烟漠漠,剩有几点昏鸦,绕林一片横云黑。

秋梦怯重寻,莫凭栏望极。难觅。

绛唇红褪,腻脸香销,但成追忆。

缆系湖边,一笛渔舟消得。

可堪莺燕,一任老尽风流,斜阳影里空南北。

更甚处王孙,未归来金勒。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虞美人.雁

芦花深处惊飞起,嘹唳秋风里。

碧云漠漠怯霜寒,何况连宵微雨湿衣单。

传书一饷空留意,曲槛人谁倚。

半灯孤影晚妆残,深院依稀绣户未曾关。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菩萨蛮四首(其一)

城楼已听三更打,如何还未重帘下。

贪看月团圞,顿忘风露寒。

银筝弹怨曲,蹙损修娥绿。

昨夜梦潇湘,归鸿见一双。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四首(其二)

行人只说天涯苦,天涯更送行人去。

满地是杨花,梦中何处家。

东风吹雨足,细画山眉绿。

江上带愁看,应怜明镜前。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