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良月霜清,小春寒浅,瑞庭蓂荚双飞。

岭梅香度,初发向南枝。

此际高门袭庆,真贤降、金璧生辉。

传瀛海向歆父子,相继大名垂。

广寒,山藉在,笔驱造化,夕照虹霓。

暂徘徊、莲幕名誉交驰。

行继夔龙步武,蓬山静、玉宇春迟。

当清夜,神交大一,相对熟青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明亮的月光如霜般清澈,早春的寒意尚浅,吉祥的庭院中蓂荚对称生长。
山岭上的梅花香气飘过,刚刚绽放的是向阳的那一枝。
此时豪门之家正逢喜庆,真正的贤人降临,如同金璧生辉一般耀眼。
瀛海之地的人们羡慕向歆父子,他们的大名相继流传。
在广寒宫般的仙境,才华横溢之人挥毫泼墨,晚霞如虹霓斑斓。
他们在名誉的追逐中暂时停留,如同夔龙般的步伐,蓬莱山静谧,玉宇春意迟迟。
在清冷的夜晚,他们精神交流,对着青藜灯熟读经典。
行走在夔龙般的尊贵之路,蓬莱仙山静谧,春天的玉宇显得格外悠长。

注释

瑞庭:吉祥的庭院。
袭庆:喜庆之事。
金璧: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声誉。
瀛海:泛指大海,此处可能指某地。
莲幕:指朝廷或显贵之家。
夔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尊贵。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
青藜:古时照明用的植物,象征学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悦之情。开篇“良月霜清,小春寒浅,瑞庭蓂荚双飞”,便设置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月色如霜,春意渐浓,但寒气尚存,庭院中的花朵竞相开放,生机勃勃。

接着“岭梅香度,初发向南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生趣盎然之感。岭南的梅花在微冷中绽放,其清高脱俗的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特意强调它们向南的枝头,可能是在暗示一种向阳而生的生命力。

“此际高门袭庆,真贤降、金璧生辉”一句,则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喜悦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这样的时刻,高贵的家门被吉庆所笼罩,真正的贤者降临人间,而金璧般的光辉也随之散发。

“传瀛海向歆父子,相继大名垂”一句,诗人提及了某个家族的辉煌历史和连绵不绝的大名,这或许是对诗人个人背景的一种暗示,也可能是对整个时代文化繁荣的反映。

“广寒,山藉在,笔驱造化,夕照虹霓”则是在描写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广阔的寒冷中,有山间的静谧,诗人手中的笔如同 驭使着自然之力,创造出新的生命和色彩,而傍晚时分,那些色彩在夕阳的照耀下变得更加绚烂。

“暂徘徊、莲幕名誉交驰”一句,诗人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与向往。莲幕可能是某种高雅的居所或环境,而名誉和实质的交织,则是这种生活状态下的自然产物。

“行继夔龙步武,蓬山静、玉宇春迟”则是在描绘一种雄伟壮丽的景象。夔龙在神话中是一种威严而美好的生物,诗人以此形容某种力量或事物的出现,而蓬莱山的宁静与玉宇中的春意,则是这种壮观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当清夜,神交大一,相对熟青藜”最后一句,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体验。在清澈如洗的夜晚,诗人与宇宙之魂的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而面对着那熟悉而又神秘的青藜(可能指某种植物或景色),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深刻的和谐与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

鲖阳居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丘师伯莫晓,寂寂明皎皎。

日午打三更,谁人打得了。

形式: 偈颂 押[筱]韵

赋情

自怜新髻好,对镜久夷犹。

回首瞥见郎,含羞整搔头。

花间并郎行,低说夜来话。

蝴蝶学娇痴,飞来傍裙带。

羡杀叶底花,色娇香不漏。

安得郎如叶,长将玉肌覆。

形式: 古风

园客有丝难比瓮,鲛人无杼自成绡。

形式: 押[萧]韵

诗一首

行尽蓬莱弱水源,今朝忍渴过昆崙。

兴来莫问酒中圣,且把金杯和月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