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行

关西不雨凡几城,孜孜谁独劳其情。

镇潼太守真贤明,驱车远有金沙行。

春空破碧幢高旌,东风环佩锵瑶琼。

溪翁不钓童不耕,隆隆千里讴歌声。

从容祷罢残霞横,莲花顶上微云生。

云兮云兮云莫停,霈然一洒尘埃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积的《金沙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官民和谐、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

诗中首先描述了关西地区连日无雨,百姓生活因干旱而劳心劳力的情景。接着,点出镇潼太守的贤明,他亲自驾车前往金沙之地,展现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太守的行动,不仅体现了官员的责任与担当,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官民之间的密切联系。

随后,诗中通过“春空破碧幢高旌,东风环佩锵瑶琼”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太守出行时的壮观景象,碧空如洗,旌旗飘扬,春风轻拂,环佩声声,瑶琼闪烁,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氛围。

“溪翁不钓童不耕,隆隆千里讴歌声”则展现了太守出行途中,溪边老翁不再垂钓,孩童也不再耕作,皆是为太守的善举所感动,以歌声表达敬意和喜悦,反映出百姓对官员为民着想的由衷感激。

最后,“从容祷罢残霞横,莲花顶上微云生。云兮云兮云莫停,霈然一洒尘埃清。”描绘了太守祷告完毕后,天空中出现了残霞与微云,预示着即将带来甘霖。诗人以“云莫停”表达了对雨水降临的期待,最终“霈然一洒尘埃清”,形象地表现了雨水洗净了大地的尘埃,寓意着官员的善政如同甘霖,滋润了百姓的心田,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清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古代官员与百姓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自然与人文相互影响的深刻哲理。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梦李白

乌纱巾,紫绮裘。

梦中太白从吾游,陶陶烂醉江山秋。

半夜起来觅不见,头背长安泪如霰。

形式: 古风

好笑南郭翁

好笑南郭翁,白鬓爱杨柳。

如今十月后,犹饮菊花酒。

杨柳色渍面,菊花香渍牙。

喉咙溜香汁,肠胃浮香葩。

所饮几何酒,所吟无限诗。

若言丝与管,便是吟哦时。

心无一事累,意与千古期。

一身成土木,两脚登云霓。

但欲比陶潜,岂肯为杜微。

公有如此客,可不使公知。

更问公安否,且喜公来归。

形式: 古风

观草(其一)

一从有意惜庭芜,几日无心到杨柳。

好色尽归帘下翁,馀光掬与船中叟。

绀液难从日下乾,芳姿易向霜中老。

才到春还车马稀,青青胜却朱颜好。

形式: 古风

观草(其二)

山前胜入樵儿手,亦胜江头伴烟柳。

閒中好步陶先生,醉里宜眠郑云叟。

我辟閒阶恨不早,草正茸茸花又老。

人心好恶任不齐,但问青红阿谁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