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以“竹杖芒鞋上翠微”开篇,通过“竹杖”与“芒鞋”这样的行旅之物,以及“翠微”这一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然而,“山川良是昔人非”的转折,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
接着,“无心野鹤穿云去,洗钵山童带月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野鹤的自由自在与山童的忙碌归家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也暗含着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怀念。
“醉墨旧书云老壁,胜游常扣赞公扉”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过去留下的墨迹与回忆,以及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向往,表达了对逝去友情或美好经历的深深眷恋。
最后,“老人手种堂前柏,不见苍皮四十围”以老人亲手种植的柏树为象征,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生命延续的感慨。整首诗在静谧中蕴含深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