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故左丞余公阙

舒州控淮海,蚩尤直层城。

余公此战守,七年无援兵。

公有大将略,烈烈如杲卿。

百战死城下,向来一书生。

长淮失保障,寒潮送哀声。

至今父老言,闻者涕泣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哀故左丞余公阙》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在舒州战守七年、最终壮烈牺牲的左丞余公的哀悼之情。诗中不仅展现了余公英勇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舒州控淮海,蚩尤直层城。”开篇即以舒州的战略位置和历史背景引入,暗示了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蚩尤直层城”则暗喻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余公此战守,七年无援兵。”点明了余公在此坚守七年的事实,同时强调了他面临的孤立无援的困境,凸显出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公有大将略,烈烈如杲卿。”通过对比,赞扬余公的军事才能如同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杲卿,表达了对其卓越能力的高度肯定。

“百战死城下,向来一书生。”转折处揭示了余公的身份——原本只是书生,却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最终为国捐躯,令人敬仰。

“长淮失保障,寒潮送哀声。”描述了战争导致的后果——长淮失去了保护,寒冷的潮水似乎也在诉说着人们的哀伤,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至今父老言,闻者涕泣零。”最后,诗人通过父老们的回忆和哀叹,将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感受到余公牺牲的深远影响和人们对英雄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余公英勇事迹的追忆,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英雄主义的颂扬。

收录诗词(286)

周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字:巽亨
  • 号:巽泉
  • 籍贯:吉安

相关古诗词

哀故参政全公子仁

南临郁孤台,白日忽已没。

桓桓高昌公,回车奋馀烈。

平生鹰扬姿,矢以须溅血。

生既负主恩,愿为厉报国。

拔剑杀二人,公回仗死节。

魂招不可来,剑冷台前月。

形式: 古风

哀故九江太守李公黼

正月江涛恶,浔阳妖雾昏。

李侯守兹土,慷慨颜平原。

身亲蹈白刃,大战城西门。

结缨归府第,衣带战血痕。

死且瞋吾目,骂贼不绝言。

公真天下士,天子哀临轩。

视彼佩符者,区区何足论。

年年春草绿,来此吊忠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苍松

苍松有古意,抚树常盘桓。

孤根蟠地底,高节凌云端。

老龙惊蜕骨,独鹤落飞翰。

应中明堂用,还扶大厦安。

适当风雨会,坚傲雪霜残。

愿结忘年友,永期同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上苑梅

仗外迎春早,花边待漏迟。

雪华飞上苑,日色动南枝。

寿阳临风处,落英点芳姿。

珠帘清气入,倚阁寒云垂。

辟妃侍华宴,听弄玉参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