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佳约花辰,余欢烛夜,起来人意闲闲。

便无一事,风信若相关。

迟日吾庐自好,庭阴转、幽梦初还。

江头路、飞红去远,流水在人间。

青山华鬓老,流霞信美,不驻朱颜。

但归来莫问,身外田园。

肯向萧条伴我,蓬蒿长、当户休删。

从分取、茅龙风雨,叶叶战春阑。

形式:

鉴赏

这首《满庭芳》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词中描绘了作者在花辰佳节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岁月流转、人生感慨的抒发。开篇“佳约花辰,余欢烛夜”写出了聚会的欢乐氛围,夜晚的烛光更增添了温馨气氛。接下来,“起来人意闲闲”表达了词人此时心境的悠闲和满足。

“迟日吾庐自好,庭阴转、幽梦初还”描绘了宁静的日常生活,阳光洒在屋舍,庭荫下梦境渐渐消散,透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词人感叹“江头路、飞红去远,流水在人间”,暗示着时光流逝,美景易逝。

进入下片,词人感叹青春不再,尽管“青山华鬓老,流霞信美”,但美好的事物无法留住青春的容颜。他告诉自己不必过于关心身外之事,只需回归内心,与自然相伴。“蓬蒿长、当户休删”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愿修剪门前的野草,象征着随性自在。

最后,“从分取、茅龙风雨,叶叶战春阑”以自然景象收尾,暗示即使面对风雨,茅屋中的生活也自有其乐趣,词人与春天的抗争,也寓言了他对生命的坚韧和对时光流逝的接纳。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琵琶仙.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

尊酒相逢,笑同是、旧日天涯行客。

花气轻浣兰襟,琵琶泪无迹。

秋正悄、疏灯自落,风潇洒、桂华流席。

截竹吹云,抽刀断水,天地宽窄。

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

都向藕花多处,似桃源尘隔。

清事满、闲身又好,度冷香、写上词笔。

只怕传过江南,那人相忆。

形式:

青山湿遍.五月二十四日,宣武门西广西义园视亡儿小羊墓。是日为亡姬桐娟生日

空山独立,年时此日,笑语深闺。

极目南云悽断,近黄昏、生怕鹃啼。

料玉扃、幽梦凤城西。

认伶俜、三尺孤坟影,逐吟魂、绕遍棠梨。

念我青衫痛泪,怜伊玉树香泥。

我亦哀蝉身世,十年恩眷,付与斜晖。

况复相如病损,悲欢事、咫尺天涯。

倘人天、薄福到书痴。

便菱花、长对春山秀,祝兰房、小语牵衣。

往事何堪记省,疏钟惨度招提。

形式:

游陆公祠十首(其一)

一代宗臣像,高风想见之。

大名光宇宙,浩气作须眉。

冠带诗书品,文章锦绣词。

瓣香千古在,野老荐江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陆公祠十首(其二)

危楼矗霄汉,搔首旷无边。

倚柱心犹惴,凭栏势欲颠。

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

不见纯阳子,临风独怆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