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十一)

山人酌流霞,浮杯菖蒲溪。

笑我不肯饮,容颜无光辉。

桃花恃春阳,松柏有霜威。

白云多变化,讵随鸿鹄飞。

请谢阴长生,何恋紫房为。

吾心似秋月,皎洁谁能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咏怀(其十一)》。诗中以山水、自然之物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山人酌流霞,浮杯菖蒲溪”,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士饮酒于菖蒲溪边的画面,流霞象征着美酒,浮杯则展现了饮酒的悠闲与自在。接着,“笑我不肯饮,容颜无光辉”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口吻,似乎在嘲笑自己不饮酒,从而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桃花恃春阳,松柏有霜威”通过桃花与松柏的对比,桃花依赖春天的阳光绽放,而松柏则在严寒中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这里暗含了诗人对于生命态度的思考,即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

“白云多变化,讵随鸿鹄飞”一句,白云象征着自由与变化,鸿鹄则代表了追求高远的理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意识到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与秩序。

最后,“请谢阴长生,何恋紫房为。吾心似秋月,皎洁谁能知”四句,诗人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否定,认为不应过于留恋尘世的荣华富贵,而应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纯洁。将自己比作秋月,皎洁而明亮,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份内心的纯净呢?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探索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十二)

芳风起池塘,花逐鸳鸯飞。

明月何娟娟,为君扬蛾眉。

请弹石上琴,更酌黄金卮。

蓬莱水已竭,麻姑鬓成丝。

芙蕖自有英,何慕松楸为。

松楸凌霜雪,虚名将安归。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十三)

危冠切青霞,长裾扫八裔。

我岂学游仙,逍遥自无外。

日月在掌中,收来有六辔。

顾谓王子乔,至道须神契。

四海如镜明,何劳去昏翳。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十四)

溪谷何多风,猿猴鸣相追。

兔丝无断绝,百尺绿松枝。

调琴苦弦急,望远苦心悲。

断发逃荆蛮,三载不得归。

岂无骨肉亲,金尽天性亏。

世路皆太行,履道吾何之。

神鸾冲高天,毋使鸒鸠欺。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十五)

方朔乃岁星,游戏柏梁台。

王侯若草芥,啸傲凌松崖。

招摇履为綦,沧海持为杯。

既笑首阳拙,复卑柳下才。

专气而致柔,与世为婴孩。

予亦韩终流,骖鹿相徘徊。

千年鍊金骨,双髻象蓬莱。

安用天下为,逍遥以无怀。

飞龙擘河汉,驽马沦尘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