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曰读楞严经偶成

劳生何扰扰,衰鬓已萧萧。

偶得《楞严》读,都将世虑消。

水流虚谷静,云度碧天遥。

独坐忘言久,西山对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绂的《暇曰读楞严经偶成》描绘了诗人闲暇时阅读佛经《楞严经》的心境。首句“劳生何扰扰”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纷扰和疲惫,流露出对安宁的渴望。接着,“衰鬓已萧萧”通过描写自己稀疏的白发,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

在阅读《楞严经》的过程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都将世虑消”,表明佛经的智慧帮助他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忧虑。接下来,“水流虚谷静”以自然景象比喻心境的宁静,流水在空旷的山谷中流淌,显得格外静谧。而“云度碧天遥”则进一步渲染出开阔深远的意境,象征着心灵的超脱。

最后两句“独坐忘言久,西山对寂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阅读与沉思中的状态,长久地静坐无言,只有西山的寂静陪伴着他,展现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禅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传达出对佛教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反思。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上白头翁

欲诉芳心未肯休,不知春色去难留。

东君亦是无情物,莫向花间怨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竹赠潘晦初

灯下歌狂酒半醺,兴来为尔写秋云。

故人湖海如相问,骨立萧然似此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静乐轩(其二)

竹几藤床小砚屏,薰风帘幕篆烟青。

閒斋几日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静乐轩(其三)

秋声早已到梧桐,露气生凉湛碧空。

独倚阑干待明月,紫箫吹彻木樨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