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滁州陈太守

名重江湖历事多,醉翁亭下驻鸣珂。

一书不负儿童约,五裤重闻父老歌。

目断华山频入梦,心同淮水净无波。

他年报政趋金马,驿路争看皂盖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寄滁州陈太守》描绘了陈太守在江湖间享有盛誉,醉翁亭是他行程中的重要一站。他信守与儿童的约定,赢得了当地父老的赞歌。诗中流露出他对华山的深深怀念,心中如淮水般清澈无波,展现出他的品性。诗的结尾预示着未来他会积极从政,步入仕途,那时人们会在驿路上期待着他的皂盖归来,显示出对他的期待和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对官员清正廉洁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400)

史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滁州袁先生清辉堂

高堂迢递水云边,梦断繁华觉地偏。

烟草一川飞白鹭,溪山万叠拥青莲。

岚光翠滴林梢雨,爽气晴添石窦泉。

我欲登临来借榻,为君重赋卜居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暮春述怀次韵(其一)

为客金陵二十年,愁来况近落花天。

阴云带雨连山脊,湿气成岚滴树颠。

邻屋有声敲石火,野禽无语避茶烟。

此时若遇孙阳顾,虽服盐车不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暮春述怀次韵(其二)

未到飞熊应兆年,身无根蒂总由天。

陶潜为设生前祭,张旭何妨醉后颠。

明月梅花千树雪,东风杨柳万条烟。

近婴疴痒何曾说,恐犯麻姑袖里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暮春述怀次韵(其三)

老去行春忆少年,落花门巷子规天。

高阳有路寻山简,兰若无人识大颠。

敝服悬鹑存旧赐,御香盈袖隐炉烟。

归来借得支公马,瘦骨如山不忍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