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绛游鸿庆寺

十里东郊道,兹游岁月深。

参僚从行府,高会适丛林。

稚子喧沽玉,春姬笑子金。

咳珠僧护宝,醉弁客遗簪。

天赐连宵泽,民欢毕昼阴。

分明造物手,自在出尘心。

非相虽无住,残芳尚可寻。

都人望旋旆,车马又骎骎。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在十里东郊的小路上,这次游玩已历时长久。
官员们跟随而来,聚会于幽静的树林中。
孩子们喧闹着买酒,美女们笑声如金。
僧人珍视咳嗽声中的明珠,醉客遗落了发簪。
上天赐予连续的夜晚雨水,百姓白天也充满欢乐。
大自然的手工精细,万物自由出尘的心灵。
虽然无法留住美好,但残留的芬芳仍可追寻。
城中的人期待着队伍归来,车马疾驰,络绎不绝。

注释

十里东郊:东郊的道路。
兹游:这次游玩。
参僚:随行的官员。
高会:盛大的聚会。
稚子:小孩。
喧沽:喧闹买卖。
春姬:春天的美女。
子金:笑声如金。
咳珠:比喻珍贵的声音。
醉弁:喝醉的官员。
连宵泽:连续的夜雨。
毕昼阴:全天的阴凉。
造物手:大自然之手。
出尘心:超凡脱俗的心。
非相:无法留住的美好。
残芳:残留的芬芳。
旋旆:返回的队伍。
骎骎:马匹疾驰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历东郊,体验着岁月的深长。他们参观府邸,与高僧共度佳节于丛林之中。诗中的“稚子喧沽玉,春姬笑子金”表现了一派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景象,而“咳珠僧护宝,醉弁客遗簪”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与人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体验和感悟。最后,“非相虽无住,残芳尚可寻”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尚存之美的珍视。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4)

吴师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小亭

尺水走庭除,花木皆周匝。

双亭正相值,仅能容一榻。

公馀时独来,隐几聊嘘嗒。

典谒或通名,东荣有宾閤。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月台

雅意待蟾光,烦襟期爽快。

无云点太清,远贤周色界。

天光净琉璃,露下真沆瀣。

勤渠谂后人,宜葺不宜坏。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水阁

形制似方桥,岛岸相连属。

春和逗凉飔,昼影浮净绿。

佳人罗袜轻,花时相步续。

澄澜忽生晕,下有双凫浴。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玉溪堂

华构枕方塘,使台寂佳致。

二色真楠材,轮奂极精致。

花木四面围,如立复如侍。

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