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五月十日恭诣孝陵

忌日仍逢闰,星躔近一周。

空山传御幄,茀路想行驺。

寝殿神衣出,祠官玉斝收。

蒸尝凭绝坞,鼗磬托荒陬。

薄海哀思结,遗臣涕泪稠。

礼应求草野,心可对元幽。

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游。

尚馀歌颂在,长此侑春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闰五月十日恭诣孝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闰五月十日前往孝陵祭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先皇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忌日仍逢闰,星躔近一周”,点明了时间背景,闰月的特殊性与星象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空山传御幄,茀路想行驺”两句,以空山与道路的景象,暗示了先皇的威严与尊贵,以及其行踪的庄严不可侵犯。

“寝殿神衣出,祠官玉斝收”描绘了祭拜仪式的庄重与肃穆,神衣的取出与玉斝的收藏,象征着对先皇的恭敬与缅怀。接下来,“蒸尝凭绝坞,鼗磬托荒陬”则进一步渲染了祭拜的场景,绝坞与荒陬的运用,既体现了地点的偏远,也寓意了对先皇的追思之深。

“薄海哀思结,遗臣涕泪稠”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及天下人对先皇的哀思与怀念,哀思如同海洋般广阔,遗臣的泪水如江河般稠密,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深厚与强烈。

“礼应求草野,心可对元幽”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礼仪的遵循与内心的虔诚,即使是在草野之中,也能感受到先皇的英灵,心与先皇对话,充满了对先皇的敬仰与怀念。

最后,“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游”两句,以寥落与依稀的描绘,展现了对先皇事业的传承与对未来的展望,即使在孤独与寂寞中,也要继续前行,如同月夜的游子,心中始终有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祭拜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先皇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王处士自松江来拜陵毕遂往芜湖

宵来骑白马,蹑电向钟山。

忽遇穷途伴,相将一哭还。

君来犹五月,不逐秦淮节。

携手宿荒郊,行吟对宫阙。

此去到芜湖,山光似旧无。

若经巡幸地,为我少踟蹰。

形式: 古风

黄侍中祠

侍中祠下水云昏,有客悲歌叩郭门。

古木夜交贞女冢,光风春返大夫魂。

先朝侍从多忠节,当代科名一状元。

莫道河山今便改,国于天地镇长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

大江从西来,东抵长干冈。

至今号栅洪,对城横石梁。

落日照金陵,火旻生秋凉。

都城久尘坌,出郊且相羊。

客有五六人,鼓枻歌沧浪。

盘中设瓜果,几案罗酒浆。

上坐老沙门,旧日名省郎。

曾折帝廷槛,几死丹陛旁。

天子自明圣,毕竟诛安昌。

南走侍密勿,一身再奔亡。

复有一少者,沈毅尤非常。

不肯道姓名,世莫知行藏。

其馀数君子,须眉各轩昂。

为我操南音,未言神已伤。

流贼自中州,楚实当其吭。

出入十五郡,南国无安疆。

血成江汉流,骨与灊庐望。

赫怒我先帝,亲遣元臣行。

北落开和门,三台动光芒。

一旦霣大命,藩后残荆襄。

遂令三楚间,哀哉久战场。

宁南佩侯印,忽焉竟披猖。

称兵据上流,以国资东阳。

岂无材略士,忍死奔遐荒。

落雁衡北回,穷乌树南翔。

可怜洞庭水,遗烈存中湘。

连营十三镇,恣肆无朝纲。

夜半相诛屠,三宫离武冈。

黔中亦楚地,君长皆印章。

国家有驱除,往往用土狼。

积雨闭摩泥,毒流涨昆明。

蛮陬地斗绝,极目天茫茫。

顷者西方兵,连岁争辰阳。

心悼黄屋远,眼倦烽火忙。

楚虽三户存,其人故倔彊。

崎岖二君子,志意不可量。

郧公抗忠贞,左徒吐洁芳。

举头是青天,不见二曜光。

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仆本吴趋士,雅志陵秋霜。

适来新亭宴,得共宾主觞。

戮力事神州,斯言固难忘。

我宁为楚囚,流涕空沾裳。

形式: 古风

摄山

徵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迹空。

药径春添千嶂雨,松厓夜起六朝风。

忘情鱼鸟天机合,适意川岩物象同。

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