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因贫贱而难以外出,却在暮春时节偶得兴致,前往莲花寺观赏桃花的情景。首句“贫贱出门难”道出了诗人生活的不易与外出的不易,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接着,“那知花事阑”一句转折,点出春天即将逝去,花期将尽的遗憾之情。
“已愁连日雨,更怯暮春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诗人的愁绪。连绵的阴雨和渐浓的春寒,不仅给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加重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并未完全失去希望。“野寺虽牢落,夭桃尚未残”两句描绘了寺庙虽荒凉,但桃花依然绽放的景象,展现了生命不息的美好与坚韧。
最后,“偶然乘兴过,随喜一回看”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困顿,但在偶然的机会下,仍能寻得心灵的慰藉,通过欣赏自然之美,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整首诗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