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文静玉的《由灵隐至韬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景象。首句“几重精舍掩荆扉”,展现了灵隐寺隐藏在茂密的荆棘和柴扉之后,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禅意。接着,“一径苍苔上翠微”描绘了一条布满青苔的小路蜿蜒通往翠绿的山峦,营造出幽静而古朴的氛围。
“饥鼠惯从松上窜,幽禽时向竹间飞”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山中的动物们自在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寂静与自然之美。雪水沿着小瀑布流过竹笕,悄无声息,与白云和残花共同构成了一幅淡雅的画面,诗人仿佛与世隔绝,心境清寂。
最后两句“清绝不知人世事,夕阳如水澹忘归”表达了诗人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清幽世界中,忘却了尘世的纷扰,连夕阳西下也似乎变得柔和而悠长,让人不愿离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超脱世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