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得云字

一室萧然半掩门,檐牙悬溜喜初闻。

栖鸦不动寒偎树,过雁无声冷贴云。

历耳半随风淅沥,舞阶仍带叶缤纷。

隔篱为问东皋叟,麰麦前春定十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中的宁静与凄美。首句“一室萧然半掩门”,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暗示着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和微掩的门户,内心或许也充满了孤寂与沉思。接着,“檐牙悬溜喜初闻”一句,以喜悦的心情描述了屋檐滴落雨水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给原本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

“栖鸦不动寒偎树,过雁无声冷贴云”这两句通过乌鸦和大雁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秋雨带来的寒冷与孤独感。乌鸦在树枝上静静地蜷缩,仿佛在抵御寒风;大雁则无声地贴着云层飞行,它们的行动似乎也透露出对寒冷天气的畏惧。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在秋雨中的反应,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

“历耳半随风淅沥,舞阶仍带叶缤纷”两句继续深化了雨景的描写。雨声在耳边回响,如同细小的珠子轻轻敲打窗户,给人一种细腻而清脆的感觉。同时,雨滴落在台阶上,溅起的水花与飘落的树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展现了秋雨的独特魅力。

最后,“隔篱为问东皋叟,麰麦前春定十分”一句,诗人通过询问农夫,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关注。这里的“东皋叟”指的是田野上的老农,而“麰麦”则是指大麦,诗人关心的是秋天的收获情况。这一问,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界的关注,也流露出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雨中的静谧世界,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生活现实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

刘修撰彧(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来远驿雪夕

江上东风冷不禁,晚云翻手弄晴阴。

春来天气不全好,夜久雪花如许深。

煖老正思燕地玉,辟寒谁有魏台金。

空斋寂莫青绫被,学得东山拥鼻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云兴馆晓起

双旌晚泊云兴馆,对面高峰绝可人。

一夜山云飞作雪,要誇千树玉璘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南园步月

云横树外山,树映山巅月。

微风拂寒枝,疏光散清樾。

幽欢难相遇,此景安可忽。

从来山水心,不为尘埃没。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不如意

朝亦不如意,暮亦不如意。

今日只如此,来日复何异。

一欢强欲谋,百忧已先至。

乃至尘网苦,动辄心万计。

高轩与华冕,傥来亦如寄。

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善哉荣?期,自宽以遣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