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氛围。首联“曾到匡庐境,巉峰际碧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庐山的雄伟景象,巉岩峭壁直插碧蓝的天空,展现出庐山的壮观。颔联“万松无路入,一水与天通”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与溪流的悠长,仿佛与天际相连,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颈联“白鹿眠晴昼,清猿啸晚风”则通过动物的活动,赋予山林以生机与活力,白鹿在晴朗的白天悠闲地休息,清猿在傍晚的微风中发出悠扬的啼鸣,生动而富有诗意。尾联“洪厓如可吊,吾亦访云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洪厓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向往隐逸生活的态度,希望也能像古人一样,探访那云雾缭绕的高处,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