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山人苏给事厓山十咏

厓门峭削半侵天,亡国遗踪倍可怜。

云树尚疑宫扇影,海氛犹似御炉烟。

珠襦埋没空山里,玉殿荒凉逝水前。

一自翠华流落后,至今陵木怨啼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和张山人苏给事厓山十咏》由明代诗人潘光统所作,通过对厓山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及其臣民的哀悼之情。

首句“厓门峭削半侵天”,以峻峭的厓山半遮天空的形象,勾勒出其险峻的地理特征,为后续的怀古之情奠定了基调。次句“亡国遗踪倍可怜”,直接点明了厓山与南宋灭亡的历史关联,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深切同情。

接着,“云树尚疑宫扇影,海氛犹似御炉烟”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云树仿佛是宫扇的倒影,海雾则如同御炉的烟气,既展现了历史的虚幻与飘渺,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珠襦埋没空山里,玉殿荒凉逝水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珠襦与玉殿,分别代表了皇家的奢华与荣耀,如今却深埋于山林之中,荒废在流水之前,象征着繁华的消逝与历史的沉寂。

最后,“一自翠华流落后,至今陵木怨啼鹃”一句,以“翠华”象征皇帝的行踪,流落之后,陵木上啼鸣的杜鹃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与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历史沧桑与人性悲欢的深刻洞察,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6)

潘光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蒲涧因过鹤舒台

丹灶烟销掩绿苔,求仙何处访蓬莱。

阜乡亭下空遗舄,蒲涧泉边尚有台。

鹤驭已随龙驷去,青山还倚白云开。

衰颜最忆神楼散,一匕谁分入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暮春同邓君肃陈垣卿黄幼章陈士鹄梁仲登集黎惟仁山楼

晴窗閒共蹑丹梯,一览诸峰万木低。

孤磬响闻天井外,残莺声送夕阳西。

泉分石涧聊堪煮,酒有邻家不用携。

十载青藜曾共对,故人今已直金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饯叔宝约游罗浮答诗促之

萧条无地散离忧,何处风烟是虎丘。

远道莫酬青玉案,尺书犹到白蘋洲。

云停岭树频翘首,月满江城各倚楼。

闻说南来求大药,山灵先已候罗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梅花赋别赠黎惟仁之京

离亭歌罢促征鞍,白首交情作别难。

词赋人推题柱客,江湖天远钓鱼竿。

尊中竹叶三冬暮,岭外梅花一骑寒。

却笑清时招骏晚,高台今始筑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