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廷实四首(其二)答林待用江湖念亦在京

每见江湖面,便生霄汉心。

此心固未稳,有病莫能任。

岂惟吾身病,心亦久清阴。

未须论世事,归去亦自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湖与霄汉的深刻情感对比,以及内心的复杂状态。首句“每见江湖面,便生霄汉心”描绘了诗人每当看到广阔的江湖时,心中便会涌起对高远天空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接着,“此心固未稳,有病莫能任”则揭示了这种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某种难以承受的压力。

“岂惟吾身病,心亦久清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世界的描绘,指出不仅身体可能有病痛,心灵也长期处于一种阴郁的状态之中。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可能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

最后,“未须论世事,归去亦自针”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不必过多关注外界的纷扰,选择回归自我,通过内心的调适来寻求平静。这种思想倾向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自然生活的一种追求,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独立人格和内心宁静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在社会变迁中的个体意识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62)

蔡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张廷实四首(其三)

因见江湖面,转得天地心。

天地心如何,玄默行古今。

大德自敦化,川流本静深。

百年等旦暮,浮云浪自歆。

胸中无活水,安得商家霖。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张廷实四首(其四)又和滕古甫见寄

平居喜诵古人句,男子要为天下奇。

却愧年来三十四,正是濂溪作县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盛用阳师省卷

我览师省字,惕然中不宁。

悠悠老将至,省身愧未能。

惟昔有曾氏,三省日有恒。

惟今有盛氏,乃能上师曾。

师曾固非难,师曾亦岂易。

省身勿泥三,随地安着己。

柔者思不随,刚者思不厉。

操术必求精,济人不谋利。

如此类推之,一息不容已。

此心贯万端,疑即一贯地。

人品夫何常,希曾亦曾矣。

小子嗟后时,羡君早立志。

从今创脚跟,行远必自迩。

形式: 古风

同年会

爱我同年会,会中皆俊英。

入同奉天殿,出或各专城。

譬如一家子,腑肺亲弟兄。

或内而侍养,或外以经营。

戮力家事理,所冀家和宁。

丈夫始读书,便拟掇科名。

及其既登名,岂徒娱一生。

高科一时事,千载有汗青。

富贵无所树,风花不百龄。

端居时独念,宇宙事非轻。

皇天生我曹,岂我私聪明。

民胞并物与,此责在书生。

昔年窗下业,一一皆典刑。

少者忌谋躁,老者戒宦成。

愿言各自爱,年弟复年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