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戏咏三首(其三)

城头闲倚一枝藤,病起清羸不自胜。

衙鼓有期催晚坐,绦铃无赖唤晨兴。

爱书习气嗟犹在,寡过工夫愧未能。

寂寞已无台省梦,诸公衮衮自飞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悠闲地靠在城墙上,病后身体虚弱难以支撑。
衙门的鼓按时催促我傍晚坐下,腰间的绦铃却吵闹着唤醒清晨的宁静。
我依然保留着对书籍的热爱,但遗憾的是未能做到少犯错误。
如今身处寂寞,已不再有做官的梦想,看着同僚们纷纷晋升。

注释

城头:城墙之巅。
闲倚:悠闲依靠。
藤:藤蔓。
病起:病愈之后。
清羸:瘦弱无力。
不自胜:难以自持。
衙鼓:官府的鼓声。
有期:按时。
晚坐:傍晚办公。
绦铃:官员腰间的装饰铃铛。
无赖:令人讨厌。
唤晨兴:唤醒早晨的兴致。
爱书习气:爱好读书的习惯。
嗟:感叹。
犹在:仍然存在。
寡过:少犯错误。
工夫:功夫,这里指修养。
愧未能:感到惭愧未能做到。
寂寞:孤独寂寞。
已无:不再有。
台省梦:做官的梦想。
诸公:各位同僚。
衮衮:形容众多官员接连升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官居戏咏三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诗人病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城头闲倚一枝藤”,以悠闲的姿态倚靠在城墙上,借藤蔓表达诗人暂时的闲适。接着,“病起清羸不自胜”写出了诗人身体虚弱,难以支撑的状态。

“衙鼓有期催晚坐”暗示了官场生活的规律性,即使身体不适,仍需按时处理公务。然而,“绦铃无赖唤晨兴”则以贬义形容早起的铃声,表达了对这种日常琐事的无奈与厌倦。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仍有读书的爱好,“爱书习气嗟犹在”,但遗憾的是未能将这种勤奋用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寡过工夫愧未能”。

最后两句,“寂寞已无台省梦,诸公衮衮自飞腾”,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曾经的仕途梦想已成泡影,而同僚们却各自升迁,只有他独自面对寂寞。“台省”指朝廷中枢部门,“衮衮”形容众多官员忙碌的样子。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官舍夙兴

朝阳淡淡挂窗棂,桐叶无风忽自零。

不复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宁。

新蔬带露来幽圃,修绠飞泉洒广庭。

一出文书又围绕,正应高卧尽颓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定命

定命元知不可移,更兼狂疾固难治。

履穿衣弊穷居日,齿豁头童大耋时。

耕钓诗多悲境熟,功名梦少感年衰。

今朝雨歇春泥散,剩伴儿童斗草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定拆号日喜而有作

小雨如丝落复收,悄无人语但鸣鸠。

挽须预想诸儿喜,倒指犹为五日留。

满案堆书惟引睡,侵天围棘不遮愁。

为农父子长相守,误计随人学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宝积寺

偶来游古寺,景逐眼前生。

岩上高僧坐,林间野客行。

望穷沧海远,吟久暮云平。

此境真难到,登临暂适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