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曲

曲尘波点杨花雪,红褪蔷薇众芳歇。

晓风寒透越罗裳,离鸾孤舞瑶台月。

窗外一声黄栗留,绿阴如海树楼楼。

嫁得萧郎轻远别,千金结客帝王州。

前年郎去莺出谷,去年书来客巴蜀。

莺啼花落又今年,雁柱愁调合欢曲。

黄蜂蜜满莺哺儿,莺莺随母迁高枝。

愿郎作官向京兆,归听莺声亲画眉。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莺啼曲》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与相思的画面。首句“曲尘波点杨花雪”,以杨花飘落比喻女子心中的离愁,如同细碎的雪花落在水面,泛起涟漪。接着,“红褪蔷薇众芳歇”暗示了季节更迭,蔷薇凋零,象征着爱情的消逝和青春的易逝。

“晓风寒透越罗裳,离鸾孤舞瑶台月”通过清晨的冷风吹透轻薄的罗裳,以及孤零零的鸾鸟在月光下独自起舞,表达了女子对远方郎君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窗外一声黄栗留,绿阴如海树楼楼”描绘了窗外黄栗鸟的鸣叫,与浓密的绿荫形成对比,增添了寂寥的氛围。

“嫁得萧郎轻远别,千金结客帝王州”写女子感叹自己轻易地与郎君分离,为了追求功名富贵而远离家乡。然而,“前年郎去莺出谷,去年书来客巴蜀”则回忆了过去的时光,郎君远行,书信从遥远的巴蜀传来,唤起无尽的思念。

“莺啼花落又今年,雁柱愁调合欢曲”再次强调时间流逝,每年的莺啼花落都让女子更加思念郎君,她弹奏着合欢曲,寄托哀愁。最后两句“黄蜂蜜满莺哺儿,莺莺随母迁高枝”,借母莺带雏的场景,希望郎君能早日升迁回京兆,以便她能亲耳听到他的消息,共同度过欢乐时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对远方郎君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560)

袁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词

铁崖启灵秀,紫虚植仙宗。

啸咏登太霞,八鸾韵雍雍。

东华命考籍,玉检芝泥封。

飞行帝青上,云车扶苍龙。

杨君金庭彦,按部昆仑丘。

左揽凤凰辔,前驱龙虎辀。

轰雷喷小铁,河倾汉西流。

下视臭腐辈,尸行不知休。

九华有真妃,乃是安郁嫔。

学真龟台馆,擢秀牛河津。

丹章閟神虎,餐霞啜日根。

飙轮宴七景,云辔蹑三辰。

下迈杨君家,冥分缔良姻。

既忻对景好,夙契心所亲。

奚必轻中接,尘劳秽七神。

西池蟠桃子,一实三千年。

翠羽衔璚花,双飞凌紫烟。

阿母启玉齿,笑顾老铁仙。

铁仙青藜精,主司文昌权。

不比狡狯儿,滑稽称世贤。

形式: 乐府曲辞

杨柳枝

杨柳枝,春江曲,千缕万缕摇新绿。

柔条不解系兰桡,相逐游丝向天北。

儿郎去未归,数遍江头树。

忧心如摇旌,县县逐飞絮。

絮飞叶成阴,犹能庇本根。

嗟彼远行子,胡为不思亲。

枝上灵禽噪晴昼,鹤发倚门屡搔首。

綵衣南归拜堂下,持觞起舞歌杨柳。

母乐泄泄子乐融融,不比杨柳枝零落同秋蓬。

母子欢乐情无终,呜呼母子欢乐情无终。

形式: 乐府曲辞

捣衣曲

凉风被疏桐,一叶下井干。

夜气彻虚宇,露华凝微寒。

耿耿脩月光,流晖入重阑。

中宵抱孤影,晤昧发永叹。

良人远行迈,守边向三韩。

眷兹秋冬交,感时不遑安。

含嚬理箧笥,纫补在苟完。

层波展东绢,积雪明齐纨。

霜砧迭逸响,馀音彻云端。

粉题流素汗,雁足焚膏兰。

摼针秉刀尺,剪裁心悽酸。

县知肥瘠何,想像缝中单。

制成远寄将,缄封涕汍澜。

愿酬报国心,努力勤加餐。

形式: 乐府曲辞

河之水

河之水,流瀰瀰。出昆崙,导熊耳。

踰龙门,激吕梁,吾不知其几千里。

但见浊浪溷淈,东驰入海日夜去不已。

奔湍水瀺灂,断岸石埼礒。

北风扬沙双目眯,一夫操舟众夫舣。

长年百丈上急洪,十步趋前九步止。

蒲伏力争磨旋蚁,戏马台倾进履桥圯。

芒砀云飞大风起,汉楚英雄俱已矣。

吾闻千年一清圣人生,圣人临御河当清。

河之清,万方宁。万方宁,歌升平。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