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私》,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诗人探讨了个人欲望与内心平静之间的关系。
首句“一念私才起”,开篇直指人心深处,点出私欲的起源。一个念头的萌生,如同种子破土而出,预示着纷扰与波澜即将随之而来。这句诗以“一念”为切入点,强调了私欲在个体意识中微小却具有巨大能量的特性。
次句“风波势便增”,紧承上句,形象地描绘了私欲膨胀后带来的动荡与混乱。私欲如同风浪,一旦兴起,便难以平息,波及范围逐渐扩大,影响深远。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体验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私欲对心灵的冲击。
接下来,“若非鏖战勇,方寸几时平”,诗人进一步深化主题,提出面对私欲的挑战,需要勇气和决心。这里的“鏖战勇”不仅指的是与私欲的斗争,也暗含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只有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在内心的战场上取得胜利,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方寸”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人的心灵空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平静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私欲与内心平静关系的探讨,展现了吴与弼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与欲望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自我反省与超越,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