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

岂敢嘲风仍咏月,祇思问舍与求田。

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

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昔日曾在楚江边筑起诗墙,随意挥毫写下诗句度过一年又一年。
我怎敢嘲笑风月,只愿寻问居所和田园。
虽然内心向往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但诗法上却不敢与孟浩然相比。
感谢你的诗篇过于赞美,反而让我更加羞愧,汗如泉水涌出。

注释

昔时:从前。
乘障:在障碍物上(此处指诗墙)。
楚江:长江在古代楚地的一段。
信笔:随意。
题诗:写诗。
度岁年:度过一年又一年。
岂敢:哪里敢。
嘲风:嘲笑风。
咏月:吟咏月亮。
祇思:只想。
问舍:询问房屋。
求田:寻求田地。
归心:归隐之心。
陶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他的隐逸生活。
句法:诗的结构和技巧。
孟浩然: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名。
君:你。
过褒拂:过分赞美。
惭汗:羞愧得满头大汗。
如泉:像泉水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回忆过去与友人共同游历楚江边的情景,那时他们信笔题诗,以此来纪念岁月。诗中的“岂敢嘲风仍咏月”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但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祇思问舍与求田”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与陶渊明和孟浩然等人的思想有共鸣。然而,“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两句话,则表明诗人虽然有归隐之心,但自己的文学才华还未能达到前贤的水平,这种自谦之词也体现了诗人的文学修养。

最后两句“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赞赏自己作品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和不安的心情,认为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好,朋友的夸奖反而让他感到惭愧,汗水像泉水一样涌出。

整首诗通过抒写个人情怀和文学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董伯玉韵

野性耽閒昼掩扉,坐看斜日上书帷。

不妨挟册从吾好,亦学吹竽笑昨痴。

鬓发星星行且老,胸襟碌碌苦亡奇。

与君正欲论心事,又恐分携各一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蒋无退怀湖山

多谢君恩许引年,容亲白石与清泉。

不来山下寻诗社,即向湖中棹酒船。

意适更穿花坞去,兴阑还傍竹林眠。

那闻高士飘然句,陡觉身轻似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蒋无退咏雪

腊中三白几年无,今岁呈祥事可书。

披得一蓑方入画,翻成双带又随车。

共惊飞絮迷清昼,更觉同云满太虚。

忆昔读书灯火少,喜穿窗牖映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蒋宣卿韵(其二)

不将有限逐无涯,聊为寻幽驻使华。

千古山川埋剑气,半空台阁雨天花。

终期香火参同社,且赋新诗寄作家。

归晚不须添列炬,预愁惊散暮林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