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渡水篮舆稳,穿林草径微。
胜游方外得,乐事世间稀。
风过欹僧笠,云来挂道衣。
山灵应待久,好去莫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峨眉县时的情景。"渡水篮舆稳"写出了竹轿在溪流上平稳行进,"穿林草径微"则展现出小路蜿蜒于林间,草木丛生的幽深。"胜游方外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美景的欣赏和心灵上的满足,"乐事世间稀"进一步强调这种清静游玩的难得与珍贵。
"风过欹僧笠"描绘了僧人的斗笠在微风中轻轻倾斜,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云来挂道衣"则以飘逸的云彩轻拂僧人的道袍,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两句"山灵应待久,好去莫相违",诗人仿佛在与山灵对话,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和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希望山灵能理解并允许他的离去。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伏枕三旬不整冠,梦魂时复对金銮。
忽闻盛事披衣坐,今日朝廷立谏官。
斧扆临轩几砚闲,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阑干。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
今人未识昆崙派,却笑黄河是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