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黄檗寺》由宋代诗人李谕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黄檗寺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但觉壶中长日月”,诗人以“壶中”比喻寺庙中的生活,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世界,时间在这里变得悠长而缓慢,暗示了寺庙生活的平静与安逸。接下来的“焉知世上有风波”,则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无知与淡漠,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作为避世之所的特性。
“龙收雨雹归岩穴”一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龙象征着力量与变化,雨雹归于岩穴,既展现了自然界秩序的和谐,也暗示了力量的收敛与回归,寓意着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僧伴烟霞宿鸟窠”则将僧侣的生活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烟霞象征着缥缈与超脱,宿鸟窠则描绘了僧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僧侣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檗寺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庙作为精神避难所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