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赴滇舟过山东作

一军横海忆勤王,今日重来已十霜。

故垒萧萧留雪爪,成山渺渺渡风樯。

燕云北望君门远,岱月西悬客恨长。

若问当年征战事,劳臣有母不遑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航海赴滇舟过山东作》由清代诗人潘鼎新所作,描绘了诗人航海前往云南,途经山东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一军横海忆勤王,今日重来已十霜”开篇即以壮阔之景引入,仿佛诗人乘着战舰穿越大海,追忆往昔勤王之役,感叹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故垒萧萧留雪爪,成山渺渺渡风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故垒之上,雪迹斑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成山之外,风樯摇曳,海浪拍岸,展现出一种辽阔而苍凉的意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颈联“燕云北望君门远,岱月西悬客恨长”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北望燕云,意味着远离朝廷,君门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权力中心的深切思念。同时,西悬的岱月,象征着孤独与离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怨之情。

尾联“若问当年征战事,劳臣有母不遑将”收束全诗,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有人询问当年征战的往事,身为劳苦功高的臣子,却因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无法亲自参与,这既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也是对家庭责任的重视。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平衡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航海途中对历史、自然、亲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

潘鼎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

万里清光万里天,一年几见月华圆。

东家歌管西家酒,不到天明不肯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感旧吟五首(其一)翁文恭公

世业韦平帝者师,风云经济共相期。

会昌一品新刊集,半是评碑读画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感旧吟五首(其二)陆文烈中丞

山逢危处平心过,途到穷时放胆行。

荦荦两言觇所学,男儿端不愧平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感旧吟五首(其三)王湘绮侍讲

盖代诗名屈宋才,论文风雨定王台。

瓶庐评点湘军志,一火春明付劫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