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广化寺作

愁向飞蓬问故根,寒云乔木独伤魂。

夕阳自照乌衣巷,细路裁通祇树园。

入耳清钟时起灭,避人栖鸽尚飞翻。

骑驴谩作西州哭,零落于今不可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寓居广化寺作》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寓居寺庙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过往的追忆。

首联“愁向飞蓬问故根,寒云乔木独伤魂”,以“飞蓬”比喻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去根植之地的深深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与哀愁。寒云与乔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情绪。

颔联“夕阳自照乌衣巷,细路裁通祇树园”,运用对比手法,夕阳下的乌衣巷与寺庙中的祇树园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乌衣巷可能象征着往昔的繁华与记忆,而祇树园则代表了当前的平静与修行。

颈联“入耳清钟时起灭,避人栖鸽尚飞翻”,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描绘了寺庙中清钟的悠扬与鸽子的自由飞翔。清钟的起灭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鸽子的飞翔则寓意着心灵的释放与追求自由。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尾联“骑驴谩作西州哭,零落于今不可言”,借用杜甫《哀江头》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言说的哀痛。骑驴西州哭,暗指对失去的青春与过去的追忆,而“零落于今不可言”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沉与难以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寓居寺庙期间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层次的探索与反思。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移寓又作

病起身何托,天寒寓又移。

蛰虫振冬户,宿鸟落风枝。

赘物辜生德,畸人赖圣时。

寝丘遗产尽,谁念叔敖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留宿友人易安书屋

客自无归处,长安路不迷。

偶然留半榻,便已足羁栖。

说剑神尤王,论文鬼欲啼。

朔风吹败叶,无事日东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刘东郊来自广陵喜赠

羁旅清江曲,优游大壑前。

五年如一瞬,斑鬓映华颠。

古剑潜蛟泣,新雏小凤翾。

六朝遗迹泯,又得子山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虎子行赠石君东村

君家虎子蔚豹文,短小精悍骄不驯。

问年裁及龆毁新,方颐阔颡骨肉匀。

电光疾闪双瞳神,轻貂插帽玉琢带。

窄靿靴跐天街尘,番刀快割不肯离。

璁珩觿韘徒横陈,北山之石维四钧。

兀然高广半及身,有时斜睨一笑申。

双拳龙攫胯虎蹲,宝鼎足举山拔根。

观者咋舌宾客笑,群儿慑伏咸逡巡。

君不见朱丝脩长断复续,系颈累累古相属。

天生此儿必有为,姑墨龟兹其蚤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