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局晨入效柳子厚

朝阳下屋角,白露收莓苔。

苍黥知我至,钩帘唤风回。

破晓中庭花,时傍修竹开。

事简吏亦暇,日高官未来。

取我囊中诗,炷香拂轻埃。

所恨诸公间,疲驽愧非才。

敲茶惊午梦,共瀹风前杯。

支颐坐昼寂,细影移高槐。

斯须各回鞭,跨鞍尚徘徊。

虽非大三昧,亦号小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进入官署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朝阳初照、露珠收尽、莓苔泛白、苍黥(门神)迎客、花傍竹开、官吏悠闲、取诗焚香、自省才华、茶醒午梦、共饮风前、静坐观影、各自归去等画面,展现了宋代官场生活的一角。

诗中“朝阳下屋角,白露收莓苔”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苍黥知我至,钩帘唤风回”则体现了门神对主人的迎接与自然界的和谐互动。“破晓中庭花,时傍修竹开”则通过花竹相映,表现了自然之美与官署环境的雅致。

“事简吏亦暇,日高官未来”描绘了官署内事务简少,官吏们有闲暇时光,日上三竿,官员还未到岗的情景,体现了官场的从容与秩序。“取我囊中诗,炷香拂轻埃”则展示了诗人随身携带的诗卷,焚香拂尘,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或思考,体现了文人的风雅与自我修养。

“所恨诸公间,疲驽愧非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与对同僚的敬重。“敲茶惊午梦,共瀹风前杯”则通过茶醒午梦,共饮风前杯,展现了同僚间的友好与轻松氛围。“支颐坐昼寂,细影移高槐”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观察光影变化的场景,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感悟。“斯须各回鞭,跨鞍尚徘徊”则以马匹回鞭,人骑马徘徊,形象地描绘了众人各自离开官署的情景。“虽非大三昧,亦号小蓬莱”则以“大三昧”比喻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而“小蓬莱”则是对当前环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官场生活中的宁静、和谐与文人风雅,同时也蕴含了对自我才华的反思与对同僚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寄题阎郎中家园亭四绝(其一)

人间建业江山地,天上星郎水石居。

拟作扣门看竹客,可能容我小踟蹰。

形式: 七言绝句

寄题阎郎中家园亭四绝(其二)

岭上孤松攲落照,水中花岛散馀霞。

人疑五柳先生宅,又似三堂刺史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寄题阎郎中家园亭四绝(其三)

筑成凉榭初宜月,剪尽繁枝始见山。

天亦料公闲未得,故教幽事颇相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寄题阎郎中家园亭四绝(其四)

属玉双飞下绿蒲,小溪分水照林庐。

疏泉漫作江湖意,不种封君万尾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