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江上作

江涨解网雨,衣润熟梅天。

高人何事,乘兴来寄五湖船。

才听咚咚叠奏,呕轧撸声齐发,几别故州山。

转盼青楼杪,已在碧云端。渡头月,临晚霁,泊清湾。

水空天静,高下相应总团圞。

遥想吾家更好,尽唤儿曹泛扫,欣赏共婵娟。

应念思归客,对此不成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但您提供的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原文。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鉴赏:

首句“江涨解网雨,衣润熟梅天”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江水泛滥,衣物因而湿润,梅花在细雨中更加饱满的景象。

接着,“高人何事,乘兴来寄五湖船”中的“高人”通常指的是隐逸之士或有道德之人,而这里则可能是诗人自称,表达了诗人因某种情感或者境遇而乘坐船只,在五湖之间流浪的状态。

“才听咚咚叠奏,呕轧撸声齐发”是对音乐的描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乐器的声音,这里的“叠奏”和“齐发”都强调了声音的连续性和丰富层次感。

“几别故州山”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留恋之情。这里的“故州山”是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通过“几别”二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块土地的不舍和怀念。

“转盼青楼杪,已在碧云端”中的“转盼”意味着回头看,而“青楼杪”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物或地点。这里诗人通过这种动作,表达了对远方的眺望和向往。

“渡头月,临晚霁,泊清湾”描绘了一幅夜幕降临,明月高悬,微风过后天气澄明,船只停靠在清静的水湾之中的景象。这里的“渡头”、“临晚霁”和“泊清湾”都营造出一种平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怀。

“水空天静,高下相应总团圞”则是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一种感受,水面空旷,天气宁静,而“高下相应”表达了一种和谐与统一之美。

最后,“遥想吾家更好,尽唤儿曹泛扫,欣赏共婵娟。应念思归客,对此不成眠。”诗人在远方思考自己的家庭,希望他们一切都好,并通过“尽唤儿曹泛扫”表达了一种对家庭的关切和保护。而“欣赏共婵娟”则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享受和分享。末尾两句,“应念思归客,对此不成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以及这种思念如何让他难以入睡。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怀旧、孤寂而又充满美好想象的心境。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送官东南

东南应眷倚。当年丽绝,今其馀几。

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

六月长安徂暑,只一雨、滂沱都洗。君好为。

携将苏醒,三吴生齿。

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

稍待秋风,也拟买舟东逝。

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歌盛美。

还送往趋天陛。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如梦令.前题

老插黄花不称。节物撩人且任。

破帽略遮阑,嫌见星星越甚。不饮。不饮。

和取蜂愁蝶恨。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西江月.为木樨作

色似腊梅浑浅,香如薝卜微清。更张绿幄蔽轻盈。

巧著工夫斗钉。露叶涓涓月晓,风英点点秋晴。

江南江北可经行。梦到吴王香径。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武陵春.德茂乃翁生朝作

晓日帘栊初破睡,宝鸭宿薰浓。笑指图中鹤发翁。

仙骨宛然同。万里郎官遥上寿,五马茜衫红。

待插华貂酒满钟。仍是黑头公。

形式: 词牌: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