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醉题嘲徐子一首

兰塘翠苑春游赊,笑指平康卖酒家。

我把苏台一片月,樽前照尔颜如花。

吴宫西子枉倾国,綵云已□归尘沙。

红妆对汝不衔酒,徒看宝镜生嗟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郊外春游的情景,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首句“兰塘翠苑春游赊”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美丽画卷,绿意盎然的兰塘与翠绿的园林相映成趣,春意正浓。接着,“笑指平康卖酒家”一句,通过友人指向卖酒家的动作,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在说,让我们稍作停留,享受一番。

“我把苏台一片月,樽前照尔颜如花”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美景,诗人将月光比作苏台之月,照亮了友人的脸庞,使之如同花朵般美丽,充满了诗意的浪漫。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物之美相结合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后两句“吴宫西子枉倾国,彩云已□归尘沙”中,“吴宫西子枉倾国”借用了西施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繁华终会消逝的主题。“彩云已□归尘沙”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是指“散”,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最终归于平凡或消失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

最后,“红妆对汝不衔酒,徒看宝镜生嗟嗟”则以红妆女子面对宝镜时的叹息,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女子不饮酒,只是对着镜子自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性深处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历史和人性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上菖蒲一首

金庭昔开夏禹册,闻道仙蒲有灵液。

移取苍梧九节英,种向青山一拳石。

嵩高真人掇紫花,黄精丹桂不足誇。

吾将采服驻颜色,去驾青龙羽盖车。

形式: 古风

祝京兆草书歌一首

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特雄三吴。

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

□持浪转信神动,筋回墨纵皆春敷。

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

天愁鬼哭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

迩来南海作仙今,观涛历险笔逾圣。

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挥映。

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

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萝窗喜魂魄。

呜呼羲之眼前人不识,笑杀千金买遗绩。

形式: 古风

苏台篇送郡倅周仲仁之京一首

姑苏山上高台古,翠壁金楣映歌舞。

西施化作綵云飞,空馀碧草生江浒。

江山不改吴苑开,使君搴帷紫马来。

锦席遥浮五湖棹,仙舆屡上姑苏台。

黄堂抚字欢谣起,荀羡买臣差足拟。

下榻平交有布衣,盈门徒走看珠履。

平生读书巳万卷,少年作赋称千里。

销夏湾头莲欲芳,金昌柳色婀娜长。

翩翩綵鹢向何处,闻道双幡趋未央。

朝天一日展骐骥,应报三年集凤凰。

形式: 古风

友人宅听琴一首

当时自听龙子琴,鸾声鹤调思不禁。

江风泠泠山雨霁,我来榴花然竹林。

饮酒何嫌落红日,结交不论无黄金。

酒酣拂拭七弦动,奏我凄清梁甫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