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李慧庵

方山长者奇而秀,枣柏延年驱麦豆。

神管重岩侍玉龙,齿颊光明烂如昼。

智慧花生华藏门,十兆九万皆灵透。

金台佛种诞偏长,慧庵李子乃其后。

吉祥之草两手持,梵刹随地建无时。

珊瑚玛瑙夜光珠,螺丝宝髻严金躯。

三千座广一室小,须臾取供如飞鸟。

童子惯闻上品经,家人亦礼莲花表。

膝边光彩看凤毛,阶前作舞拖青袍。

慧业不须江淹笔,功名可得吕虔刀。

大地春归一日长,天花缭绕天人想。

我说此偈祝永年,磬声清韵泻高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寿李慧庵》。诗中描绘了对李慧庵的祝福与赞美,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其非凡的智慧与品德。

首句“方山长者奇而秀”,开篇即以方山上的长者形象,展现李慧庵的非凡气质与独特魅力。接着,“枣柏延年驱麦豆”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寓意李慧庵不仅长寿,还能驱除世俗的烦恼,如同枣树和柏树一般坚韧不拔。

“神管重岩侍玉龙,齿颊光明烂如昼”描绘了李慧庵的智慧如同神管中的玉龙,闪耀着光芒,照亮了周围的世界。这不仅是对其智慧的高度赞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与光明。

“智慧花生华藏门,十兆九万皆灵透”进一步强调了李慧庵智慧的深邃与广泛,如同花朵般在华藏门中绽放,影响着无数人的心灵。

“金台佛种诞偏长,慧庵李子乃其后”将李慧庵比作佛祖的后代,暗示了他在智慧与道德上的卓越传承。

“吉祥之草两手持,梵刹随地建无时”描绘了李慧庵手持吉祥之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建造出神圣的寺庙,体现了他的慈悲与影响力。

“珊瑚玛瑙夜光珠,螺丝宝髻严金躯”通过珍贵的宝石和珠宝的描述,再次强调了李慧庵的非凡与尊贵。

“三千座广一室小,须臾取供如飞鸟”以空间的对比,展现了李慧庵智慧与影响力的广阔与迅速,如同飞鸟般自由与迅捷。

“童子惯闻上品经,家人亦礼莲花表”描绘了李慧庵对后辈的教诲与家庭的尊敬,通过上品经典和莲花的象征,展现了他对道德与信仰的重视。

“膝边光彩看凤毛,阶前作舞拖青袍”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李慧庵对后辈的关爱与影响,如同凤凰的羽毛般光彩夺目,阶前的舞蹈则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和谐。

“慧业不须江淹笔,功名可得吕虔刀”表达了对李慧庵智慧与成就的认可,暗示了他无需借助文笔或外力,就能获得崇高的地位与名声。

“大地春归一日长,天花缭绕天人想”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李慧庵的智慧与品德如同春天般带来生机与希望,环绕着人们的心灵。

最后,“我说此偈祝永年,磬声清韵泻高泉”表达了诗人对李慧庵的祝福与敬意,希望他能永远年轻,智慧的清音如同泉水般流淌,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整首诗通过对李慧庵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其在智慧、品德、影响力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邝檗庵

寺门千顷碧琉璃,烧香独对閒支颐。

大牛道者禅山来,为我朗说禅山事。

禅山万市六衢通,珠林宝树如排丛。

毗耶阒寂无人到,今移此室在其中。

室中居士雪霜姿,大千搏取终无时。

金刚轮际香积土,六方震动如吹篪。

雪白摩尼生慧眼,春花天女执军持。

建安文气五綵笔,龙眠山庄尤描得。

脚底胸中无远迩,明霞举举秋空出。

昔年我走大关东,千山古佛凝双瞳。

金陵几度忆分手,挑灯坐念无如公。

思智妙密心境宽,金刀镌玉光玲珑。

今年五十又过一,大牛有口寿不得。

我作此篇当紫芝,千年之日如今日。

形式: 古风

寿王瑞图

辞却青门归白社,辋川春日悠悠者。

愚公谷内百念寒,漱泉枕石恣幽写。

作诗命绘鬼神惊,拱手长谢世间名。

立朝束带非吾愿,只使秋林满磬声。

此老芳踪久不歇,如今复见有云礽。

瑞图王子非凡质,玉山雪映高崚嶒。

从余学得太傅斋,一念清彻如潭澄。

譬如春树先着雨,自然秋实凌霜冰。

又如云气侵碧玉,陆离光怪照千乘。

长生自有无生曲,东风四座绕春灯。

形式: 古风

寿樊月藏

五綵能收战胜名,文坛今日见星精。

廿年之前河肯清,手摩帝座腾青冥。

廿年之前河便浊,徒令雪鬓甘雌伏。

万张玉弩射潮头,百里青山界寒瀑。

世波既下日星溷,多君一寸存幽独。

譬如大地发寒风,手持玉管吹深谷。

载酒不及王丹劳,读书每效阮生哭。

此念消归太傅斋,大千世界如牙排。

观河尚可探灵贶,镌石犹堪蹈月街。

今年六十从头起,一年一度春风美。

玉角麟行万点金,为君印向深云里。

形式: 古风

寿刘敬吾

五岳之峰嵩岳高,乔松千树奏云涛。

月明少室清光满,风吹浑陆翠华劳。

刘君钟此奇伟气,诞生其下何雄豪。

少年走马气喷薄,手弯硬弩侵星角。

材敏自能筹国计,谊高到处恣行乐。

神鲲之背恒负风,灵苗种自楚王宫。

去年访我海边寺,笑声万古破洪濛。

护持此地兼护我,思惟方寸凌神工。

琉璃灯下金刚眼,心开字字皆能通。

已见莲花堪比玉,谁言宝地复生蓬。

从前祝者皆可量,此回通透无遮障。

玉海千年与子游,龙华树看金轮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