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销尽炉香欲二更。夜凉深院静、拥银屏。

声声寒雁落沙汀。潇湘远,好梦总难成。

独门赋秋声。百年多少事、草虫鸣。

天涯谁与寄离情。芭蕉雨,点滴到天明。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过春山的《小重山》,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离别之情的沉郁。

"销尽炉香欲二更":这一句设定了夜深人静的氛围,炉香即将燃烧殆尽,时间接近午夜的第二个时辰。通过这种描写,诗人渲染出一种寂寞和宁静的夜晚情境。

"夜凉深院静、拥银屏":这里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夜凉深院静"表明夜晚的冷清与寂静,而"拥银屏"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依偎着装饰华丽的银质屏风,显得有些孤独和无奈。

"声声寒雁落沙汀":这一句通过写飞鸟的叫声和落脚的动作,增添了画面感。"寒雁"通常象征着秋冬季节,也是离别的常见意象,而"沙汀"则是一处河岸或湖滨,这里的描绘让人感觉到一种萧瑟孤寂。

"潇湘远,好梦总难成":"潇湘"指的是古代的潇水和湘水,这里用来形容遥远。"好梦总难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难以实现的无奈。

"独门赋秋声":这里的"独门"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独特风格,而"赋秋声"则是用文字来描绘秋天的声音,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秋季的声音,也可以引申为诗人对秋天情感的抒发。

"百年多少事、草虫鸣":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无尽变化和纷争的感慨。"百年"代表着漫长的历史时光,"多少事"则是指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种种事件,而"草虫鸣"则是在秋天常见的声音,是生命力与生存欲望的一种象征。

"天涯谁与寄离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天涯"意指边际,极远的地方,而"谁与寄离情"则是在询问在这遥远之地,有谁能够理解和分享自己的离别之情。

"芭蕉雨,点滴到天明":这里描绘了夜晚中细雨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这种声音一直持续到天亮。这种景象既有自然界的生动画面,也暗含着诗人对未来和希望的等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秋声萧瑟以及细雨点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于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期待和无奈。

收录诗词(33)

过春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太湖晚泊

片帆斜挂西风,水云捲尽秋无际。

沙声拥沫,波光弄暝,一痕新霁。

散发临流,扣舷长啸,满身空翠。

怅钓徒去后,烟波冷落,凭谁唱、渔歌子。

青箬绿蓑容与。倚斜阳、乱山如此。

鲈香菰冷,几番付与,眠鸥梦里。

一点閒愁,欲采蘋花,相思谁寄。

最难堪此夜,短篷新月,听征鸿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探春.月夜饮荒祠水木明瑟池馆苍凉主人告予曰此邹副使愚谷十二楼址也声伎豪侈今衰歇矣感而赋此

小雨啼花,深烟怨柳,往事倩谁重诉。

甃冷铜瓶,尘封玉镜,试问荒溪鸥鹭。

说起那时恨,又恐怕、莺愁燕苦。

醉馀一点閒情,立尽阑干凉露。残月三更南浦。

想山鬼清游,木兰微赋。

金碗生苔,漆灯无焰,应是不胜凄楚。

叹一场春梦,长堤外、落红无数。

记取明朝,莫上危楼高处。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玉漏迟.月夜

夜窗明月峭。寒侵翠幌,博山香袅。

风触帘旌,一片疏阴轻扫。

冷露暗吹衣袂,空望断、碧云缥缈。芳信杳。

栏杆倚处,倦闻鹃鸟。

青溪几度清游,想燕子人家,绿波空绕。

好景匆匆,依旧翠深红老。

为问素光千里,甚偏向、文园孤照。情暗恼。

铜壶又催春晓。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一枝春.同吴竹屿赋招张古樵诸子

绿柳池塘暗,流莺啼散,一帘丝雨。东风如许。

唤起旧游情绪。晴绵吹少,料难禁、好春归去。

念故人、门掩梨花,静对冷香无语。留连翠微深处。

记梅边弄笛,满身花露。盈盈春水,为问采兰谁侣。

芳期暗卜,想猿鹤、空山无主。

试听取、香径啼红,又催杜宇。

形式: 词牌: 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