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潘明之

鸿鹄凌青霄,燕雀巢白屋。

凌霄志寥廓,巢屋亦云足。

故人渺天涯,岁月如转烛。

昔为交手欢,今成断肠曲。

嵩华日以高,江汉日以卑。

道异谋不同,何日伤别离。

书成情未尽,路远梦更迷。

相思溪水头,犹如送君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许谦所作,名为《酬潘明之》。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鸿鹄与燕雀、凌霄与巢屋、昔日的欢聚与今日的离愁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鸿鹄凌青霄,燕雀巢白屋”以鸿鹄与燕雀的对比,象征着志向与现实的差距,鸿鹄追求的是高远的天空,而燕雀则满足于低矮的屋檐。接着“凌霄志寥廓,巢屋亦云足”,进一步强调了鸿鹄与燕雀的不同追求和满足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目标的思考。

“故人渺天涯,岁月如转烛”描绘了朋友之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流逝,如同旋转的蜡烛,短暂而无常。接下来“昔为交手欢,今成断肠曲”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如今离愁别绪的痛苦。

“嵩华日以高,江汉日以卑”使用自然景观的对比,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变化,嵩山和华山越来越高,而长江与汉水却显得越来越低,暗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道异谋不同,何日伤别离”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然道路不同,但都难以避免离别的伤痛。最后“书成情未尽,路远梦更迷”表达了诗人虽已写下书信,但心中情感仍未完全表达,路途遥远,梦境更加迷茫,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相思溪水头,犹如送君时”以溪水头的相思之情,比喻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仿佛在送别友人时的情景重现,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厚情感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题曹提领湘灵庙闻乐见灯诗卷

重华陟遐方,马毙车折轴。

娥英失所天,往殉行且哭。

黛凝衡山云,泪染湘江竹。

夫君不可见,异穴叹同谷。

庙食三千年,境土惠徼福。

事久竟忘哀,幻化惊耳目。

音响钧天和,光景清夜烛。

谁能写新声,如彼涓在濮。

形式: 古风

遣兴五首(其三)

蓬生众麻中,不扶能自直。

寒窗效蠹钻,孤陋寡闻识。

古来贵尚友,万善在熏炙。

古人不可见,今人岂易得。

千载遥相思,空使我心恻。

形式: 古风

次韵

朔风漠沙白,瘴日越荔丹。

出门万里道,争似二顷田。

拜尘素所薄,知命复何言。

鄙夫竞声利,石火寒无烟。

清风桐江水,捷径终南山。

丈夫时用舍,所贵无泚颜。

得丧固一瞬,芳臭俱百年。

坦途有覆辙,穷哭谁复怜。

乾坤渺无际,我身虱其间。

浩气贯元化,渐著岂不关。

见可乃合道,行险祗自残。

平生作霖志,讵肯怀土安。

风云有嘉会,时至容何难。

君看激海鹏,振翮青霄端。

形式: 古风

赠江行父二首(其一)

有朋远方来,倾盖语已契。

纷纷燕雀间,听此孤鹤唳。

中扃湛渊水,窥测渺无际。

接人气虽和,自律言颇厉。

为言君子交,相与期晚岁。

珠玉生光辉,顾我形颇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