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感怀

宵中风雨除,明蟾界心房。

秋堂湛虚白,飞露生浮凉。

夜气之所存,澹然思虑忘。

短檠对方册,一览四五行。

注目曾未久,玄花眩幽光。

瞳子罹哀酸,蹙额攒清扬。

愤嫌书字细,频挑灯烬长。

远睇觉暂明,迫观愈微茫。

掩卷重太息,惊心怛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景奎的《秋夜读书感怀》描绘了夜晚读书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两句“宵中风雨除,明蟾界心房”写出了秋夜风雨过后,明亮的月亮如镜般照耀着书房,为读书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秋堂湛虚白,飞露生浮凉”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凉和寂静,暗示着读书人内心的澄净。

“夜气之所存,澹然思虑忘”表达了在这样的夜晚,读书人的心境变得淡泊,思绪仿佛与夜气融为一体,忘却了世俗烦恼。然而,“短檠对方册,一览四五行”又揭示了诗人专注于书卷,即使是短暂的阅读也能引发深思。

“注目曾未久,玄花眩幽光”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凝视书页,眼睛被书中的文字和幽幽光芒吸引,但同时也感到不适。“瞳子罹哀酸,蹙额攒清扬”通过描绘眼部的不适和眉头紧锁,展现了读书时的专注与苦涩。

“愤嫌书字细,频挑灯烬长”则流露出诗人对文字精细入微的不满,以及挑灯夜读时的疲惫。尽管如此,“远睇觉暂明,迫观愈微茫”说明读书带来的短暂清晰之后,又陷入更深的困惑之中。

最后,“掩卷重太息,惊心怛中肠”以深深的叹息和内心震动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探索的感慨,以及读书过程中交织的喜悦与困惑交织的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读书的独特体验,展现了读书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17)

吴景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字:文可
  • 籍贯:婺州兰溪
  • 生卒年:1292—1355

相关古诗词

喻鸠

东村五亩园,荒秽久不治。

荷锄种豆苗,爱此膏土肥。

森然已甲坼,保之若婴儿。

群鸠竞拂羽,俯啄思无遗。

傍麾虽稍却,投閒复在兹。

一啄不汝惜,再啄苗已稀。

剜我心上肉,充汝肠中饥。汝饥诚可怜,矰?那忍施。

桑林正沃若,桑椹方垂垂。

椹熟可醉饱,林深无危机。

恩怨从此释,斯园勿重窥。

鸠鸣对心臆,群然亦高飞。

形式: 古风

采菊

爽气浮西山,风烟澹原隰。

悠然出衡门,佳节逢九日。

众草萋以青,黄菊正秋色。

采之不盈把,妙意良自得。

谓能制颓龄,可泛忘忧物。

驩言命壶觞,万事付酣适。

永怀东篱人,俯仰已陈迹。

形式: 古风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一)正月

曲尘丝拂晴波暖,霁霭空濛烧痕浅。

含章宫中万玉妃,粉花点额芳霏霏。

条风东来初解冻,蝴蝶吹醒花底梦。

翠鬟梳罢玉纤寒,綵燕衔春上金凤。

形式: 古风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二)二月

青皇宫中花鸟使,沓翠霏红教莺语。

移春槛小度芳华,金犊车轻载歌舞。

曲房梦断章台月,东风不解丁香结。

钥鱼夜守仓琅根,海棠飞落胭脂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