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
吏人桥外少,秋水席边多。
近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
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活动的点拨,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
"城晚通云雾"一句,以柔和的笔触勾勒出城市在傍晚时分所笼罩的迷蒙氛围,云与雾交织,增添了一份朦胧美。紧接着"亭深到芰荷"则让人感受到水边亭子内外的静谧和深邃,那些芰荷在清风中摇曳,是那么生动。
"吏人桥外少"显示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状态的观察,可能是官吏活动减少,与平日热闹形成对比。而"秋水席边多"则转向自然景物,更深层次地展现了季节变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水位上涨,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心境添一份宁静。
"近属淮王至"和"高门蓟子过"两句,可能是指某种社交活动或者是对历史的回忆,通过对人物或事件的点缀,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荆州爱山简"一句则直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简单。
最后"吾醉亦长歌"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畅谈,忘却烦恼,以歌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不仅是对景物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情怀的一种宣泄,是他在大自然面前得以释放自己、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象,构建了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空间。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盘锦席高云凉。
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赋诗殊未央。
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
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赵张。
乱后嗟吾在,羁栖见汝难。
草黄骐骥病,沙晚鹡鸰寒。
楚设关城险,吴吞水府宽。
十年朝夕泪,衣袖不曾乾。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
影盖啼猿树,魂飘结蜃楼。
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
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
柔橹轻鸥外,含悽觉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