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甄监簿述怀

一鸣当日众俱惊,曾掞天庭赋太清。

宦路喜君方晚遇,文场推我是虚声。

短材漫饱支离粟,藻思宜餐沆瀣英。

近喜和光成莫逆,嘉名洋溢鲁诸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他的才华一展现就让众人惊叹,曾在朝廷写下清高之诗。
在官场上,你的好运来得正是时候,而我在文学界只是虚名。
我才能有限,只能勉强糊口,但你的文思如同甘露,滋养着智慧。
最近我们志趣相投,成为知己,你的美名在鲁地广泛流传。

注释

一鸣:突然展现才华。
众俱惊:众人皆为之惊讶。
掞:撰写。
天庭:朝廷。
赋:写作。
太清:清高之诗。
宦路:仕途。
喜:欢喜。
方:正。
晚遇:迟到的好运。
虚声:虚名。
短材:才能有限。
漫饱:勉强糊口。
支离粟:粗劣的食物。
藻思:文思。
沆瀣英:甘露般的智慧。
和光:与人和谐相处。
莫逆:知己。
嘉名:美好的名声。
鲁诸生:鲁地的学生,或指鲁地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和甄监簿述怀》。首句“一鸣当日众俱惊”,形象地描绘了甄监簿(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初次展现才华时的惊人效果,犹如凤凰展翅,令人瞩目。次句“曾掞天庭赋太清”则赞美了对方在文学上的非凡才情,暗示其文章曾被朝廷赞赏。

“宦路喜君方晚遇”表达了诗人对甄监簿在仕途上遭遇好运的欣慰,认为他的才华在晚年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文场推我是虚声”则是谦虚之辞,说自己在文坛上只是虚有其名,实际上不如甄监簿。

“短材漫饱支离粟”表明诗人自谦才疏学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而“藻思宜餐沆瀣英”则赞美甄监簿的文学素养深厚,如同仙露琼浆般滋养人心。最后两句“近喜和光成莫逆,嘉名洋溢鲁诸生”表达了诗人与甄监簿友情深厚,相互欣赏,彼此的美名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甄监簿的才华,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人诗风中的雅致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19)

崔敦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名臣、文学家。崔敦礼弟。南渡后居溧阳。少有文名。绍兴年间进士。孝宗朝历任翰林权直、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等。博览群书,文词敏赡,曾受命更定吕祖谦《文鉴》所选奏议。著有《玉堂类稿》、《西垣类稿》等

  • 字:大雅
  • 籍贯: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
  • 生卒年:1139—1182

相关古诗词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六首(其二)

厚德承三殿,柔风被八纮。

欲知勤俭化,当暑浣衣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其十四)太祖位酌献用《孝安》

一德开基,百年垂统。中天禘郊,薄海朝贡。

宝龟相承,器鼎加重。泽深庆绵,帝复命宋。

形式: 四言诗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其十九)亚献用《穆安》

四阿有严,神既戾止。备物虽仪,洁诚惟己。

有来振振,相我熙事。载酌陶匏,以成毖祀。

形式: 四言诗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其十七)皇帝还小次用《仪安》

匏尊既举,秸席未移。有德斯顾,靡神不娭。

物情肃穆,天宇清夷。宅中受命,永复邦基。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