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年常是犯凝寒,换骨曾凭九转丹。
结实和羹知不晚,试尝花蕊味应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境界。
“年年常是犯凝寒”一句,用“犯凝寒”形容梅花在严寒中盛开,不仅描绘出梅花坚韧不拔的品格,也映照出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换骨曾凭九转丹"则是用道家修炼之法比喻梅花的纯洁和高洁,九转丹在道教中象征着最高境界的灵丹,暗示梅花经过严酷考验后,变得更加珍贵。
“结实和羹知不晚”一句,通过梅花结果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成果的期待。"试尝花蕊味应酸"则是直接描写了梅花的苦涩味道,同时也象征着人生中的辛酸和挑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梅花这种坚强、纯洁、高贵植物的情感寄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生命智慧的佳作。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夜来春信到南枝,姑射神人逞雪肌。
多谢长须解予意,送将羁客换新诗。
依倚春风雨净瓶,暮林摇落避真清。
暗香似与常娥约,来借黄昏淡淡明。
萧然清映水边枝,似向温泉见玉肌。
被恼诗人应不彻,怪来言语总成诗。
净几閒窗小小瓶,一枝春色为谁清。
吾今老去心如水,销得诗人与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