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韵

揩磨玄角映霜丝,鹤氅鸠筇物外仪。

五指黎人为木客,三山仙子是冠师。

奇香到眼余偏赏,异国传来人未知。

才向镜前簪一会,封函留待入林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雅致脱俗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新制沈香冠与椰子冠的独特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与人的精神世界巧妙融合。

首句“揩磨玄角映霜丝”,以“玄角”象征沈香冠的神秘与高洁,通过“揩磨”这一动作,展现出制作过程的精细与用心,而“映霜丝”则赋予了冠以一种清冷而高贵的气质。接下来,“鹤氅鸠筇物外仪”一句,以“鹤氅”和“鸠筇”为喻,进一步强调了冠的超凡脱俗,仿佛是远离尘世的隐士所佩戴的物品,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度。

“五指黎人为木客,三山仙子是冠师”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五指黎人”比作制作冠的工匠,而“三山仙子”则是赋予冠以仙气的象征,暗示了这顶冠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蕴含着某种超凡的力量或灵性。

“奇香到眼余偏赏,异国传来人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顶冠的独特之处的赞赏,以及对其背后故事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最后,“才向镜前簪一会,封函留待入林时”两句,描绘了诗人佩戴上这顶冠后,仿佛与自然更加亲近,准备在林间漫步,享受这份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香冠与椰子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山行至木下庙和上巳携酒

阵阵原头飞纸灰,清明风物亦悲哉。

酒浇地下谁曾见,哭唤山头魂讵回。

荒冢野狐眠不起,残腥饥鹘攫还来。

南桥眺罢当修褉,木庙坛边花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坡翁云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余今有类于是因和其诗

不思何肉与冯鱼,滓秽宁教溷太虚。

嗒尔坐忘南郭几,翛然人似上皇馀。

身依地水真如幻,俗少耕渔近厥初。

欲作琼南风土记,山经月令不胜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暮抵渔家

高树数株茆屋静,江边小聚即渔村。

隔蓠犬吠人声细,冲雪客来夜打门。

官里长年无赋役,舟中几代养儿孙。

鱼多米贱从君换,况有新醪盛瓦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冬日书怀

气至寒林惨不舒,萧然晏坐得真如。

耗磨转觉雄心尽,简懒全于世法疏。

一叶为家将鹤往,三冬无事带经锄。

过逢半是邱中侣,多暇还参种树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