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读须溪词

倚楹万虑,总被孤城潮打去。

野庙荒原,犹说临安看上元。

送春良苦,谁遣风沙暗南浦。

春亦堪怜,去到天穷地尽边。

形式: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读须溪词》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倚楹万虑”,开篇即以“倚楹”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思绪。“总被孤城潮打去”,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孤城则寓意着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孤独。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野庙荒原,犹说临安看上元”,“野庙荒原”与“临安看上元”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历史遗迹的荒凉,后者则是繁华盛景的记忆。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隐含了对现实衰败的无奈与哀叹。

“送春良苦,谁遣风沙暗南浦”,“送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不舍,“良苦”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切与痛苦。“风沙暗南浦”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暗喻了人生的艰难与挫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春亦堪怜,去到天穷地尽边”,“春亦堪怜”是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惋惜,“去到天穷地尽边”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远去的无奈与哀愁。这句话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减字木兰花·读须溪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鹊踏枝四首(其一)

秋入沧江葭苇白。瑟瑟萧萧,做弄愁声息。

万雪千霜须拌得,春光犹隔枝南北。

欲唤清尊输酒力。如此人间,何处寻芳迹。

空外蝉筝弦渐急,无端勾引闲思忆。

形式:

鹊踏枝四首(其二)

四合文纱云海隔。艳蜡鸳屏,回首成秋色。

谩道人心非卷席,从严凤纸轻蝉翼。

思梦情怀颠倒极。何似从今,独抱幽芳立。

扫却门前狂辙迹,由他鸳凤谁双只。

形式:

鹊踏枝四首(其三)

早是惊心欢易失。叵耐春人,歌酒围香密。

不见嘶骢杨柳陌,阴阴换尽颦蛾色。

蕙想兰怀私自惜。伫苦停辛,尘影难端的。

盼断番番花信息,可怜只当闲风日。

形式:

鹊踏枝四首(其四)

过眼纷纷朱变碧。始信人生,不似琴弦直。

费尽晶盘鲛泪滴,思量不及山头石。

锦瑟年华驹过隙。柱柱弦弦,犹自成追惜。

渺渺觚棱星斗北,罗衣夜久支寒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