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马鞍山访龙洲道人墓,山在昆山县西北隅

占城阴、颓云一角,有人持恨终古。

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坟上土。

怕有酒能浇,踏遍桥南路。英游迟汝。

向笙鹤遥空,不逢骞广,心事更谁诉。

天难问,身世儒冠误否。凭渠笔力牛弩。

铜琶无分中兴乐,消受此生栖旅。凭吊处。

剩破帽疲驴,怅望千秋去。啼鹃最苦。

要无主青山,有灵词客,来听断肠语。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马鞍山上的龙洲道人墓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占城阴、颓云一角”,描绘出墓地周围的阴郁氛围,暗示了道人生前的孤独与哀愁。“有人持恨终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持久性。

“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两句,通过书生的眼泪和远方的烟雾,渲染出一种凄凉的离别之情。接着,“坟上土”、“酒能浇”和“踏遍桥南路”等词句,表达了词人对亡者的追思和寻找慰藉的行动。

“英游迟汝”一句,道出了词人对逝者未能共享美好时光的遗憾。“向笙鹤遥空,不逢骞广,心事更谁诉”则表达了对友人仙逝后的孤独和无人倾诉的悲凉。

“天难问,身世儒冠误否”揭示了词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儒家仕途的质疑。“凭渠笔力牛弩”赞扬了道人的才情,但又感叹其未能在国家复兴中发挥作用。“铜琶无分中兴乐”暗指时代变迁和个人的无奈。

结尾“剩破帽疲驴,怅望千秋去”描绘了词人独自凭吊的场景,而“啼鹃最苦”则借杜鹃鸟的叫声表达哀伤。“要无主青山,有灵词客,来听断肠语”则是词人期盼有知音能理解他的悲痛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马鞍山龙洲道人墓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23)

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又号彊村。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 字:藿生
  • 号:沤尹
  • 籍贯:浙江吴兴
  • 生卒年:1883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灵隐夜归蒋氏湖庄作

湖气郁衣巾,步入宝坊林月。

耐得山亭泉冷,信肝肠如雪。

出山十里蟪蛄声,闻根甚时歇。

据槁安心随地,又南邻钟发。

形式:

紫萸香慢.焦山九日同病山、仁先、愔仲

避尘尘、重阳杯斝,山灵肯惜吾曹。

是悲秋扶病,办腰脚、一登高。

送尽西风鸿阵,又天边霜信,骤薄青袍。

剩松寥片石,乞与客题糕。问块垒、可能酒消。无聊。

且话南朝。风落帽、手持螯。

怕黄花冷觑,高城急雨,著意明朝。

眼前插萸人瘦,尽流恨、去来潮。

倚樵柯、上皇山路,暮云低尽,玄鹤不许人招。

霜鬓自搔。

形式:

临江仙

门柳低垂墙杏簇,临津珠箔人家。

东风历历十年赊。谁将新社燕,衔送故枝花。

上枕愁心无倚著,窥帷楼月西斜。

细香飘梦泊天涯。天涯何处所,镫外绿窗纱。

形式:

六幺令.清明龙华寺薄游

纸鸢风过,扶路饧箫热。

江桥酒旗青处,草色裙腰接。

扑水红英万点,过眼芳菲节。数声新鴂。

秋千索外,唤起春人试罗屧。

不信玄都梦里,历尽华发劫。

百尺无主香台,断续残钟咽。

鸡酒招魂几许,钱纸灰成蝶。照人啼靥。

端端正正,却是桃花旧时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