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梦旸的《己酉新春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首句“百年何负草堂灵”,暗示了诗人对草堂(可能指隐居或简朴生活的象征)的敬仰,认为即使身处世间百年的时光,也不应辜负这份精神寄托。次句“讵使寻常问客星”则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眼光看待,更倾向于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
第三句“不种公田仍减产”,揭示了当时社会农业生产的问题,即使不参与官方的农业活动,产量依然不高,这可能是对官场腐败或政策失当的影射。第四句“尚无饥色喜添丁”则描绘了一幅相对安宁的景象,尽管收成不佳,但人们生活上并无严重匮乏,人口的增长反而带来一丝喜悦。
第五句“人间安用屠龙技”,运用典故,意在指出那些高超的技艺或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无实际用途,暗含对社会实用价值的质疑。第六句“方外曾携相鹤经”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最后一句“空手出门风雨至,也须蓑笠问樵青”,以出门遇雨的场景作结,诗人即使身无长物,也要向农夫请教,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民间智慧的尊重。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