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倬的《武清道中》描绘了诗人乘舟北行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内心的感受。首句“河水望南流,我舟向北征”,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舟行方向与水流方向的逆向,暗示了行程的不易。接下来,“湍急不得前,如蚁磨上行”形象地刻画了水流湍急,船只行进缓慢的情景。
诗人运用“长绳系桅顶,曳纤邪许声”来描述舟夫们用力拉纤,发出响亮的声音,显示出他们的艰辛劳作。“篙师船头立,浅濑努力撑”进一步描绘了篙师在船头指挥,众人合力应对浅滩的场景。然而,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天意复中阻,石尤忽怒鸣”象征着自然的挑战和命运的多舛。
面对困境,诗人的心态与众不同:“且前亦且却,水风激砰訇”,他虽感困扰,但仍保持坚韧,明白事情需要逐步解决。“同舟客烦恼,心摇如悬旌”写出了同行者的焦虑,而诗人自己则“余意独不然,虑怛心自平”,表明他能自我调适,保持平静。
最后,诗人以“拂衣辞故国,携家泛大瀛”表达出舍弃忧虑,决心远行的决心,借助大海的壮阔来寓意人生的起伏变化。“瞬息数百里,高浪驱鲲鲸”描绘出航行的豪迈,暗示困难将被逐渐克服。“顿者受以渐,大造有权衡”强调了事物发展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全诗通过舟行的经历,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坎坷与坚持,以及对成功的信念,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韧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