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御史左授山阳丞

朝升照日槛,夕次下乌台。

风竿一眇邈,月树几裴回。

翼向高标敛,声随下调哀。

怀燕首自白,非是为年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早晨的阳光照亮了栏杆,傍晚时分又停歇在乌台。
风中的竹竿显得遥远,月光下的树木摇曳不定。
翅膀向着高处收敛,叫声随着曲调变得低沉悲哀。
思念如燕子飞回,不是因为岁月催人老。

注释

朝升:早晨的太阳升起。
照日槛:照亮了栏杆。
夕次:傍晚停留。
下乌台:停歇在乌台(可能指乌鸦栖息的地方)。
风竿:风中的竹竿。
一眇邈:显得遥远。
月树:月光下的树木。
几裴回:摇曳不定。
翼:翅膀。
高标:高处。
敛:收敛。
声:叫声。
下调:低音调。
哀:悲哀。
怀燕首:思念如燕子。
自白:飞回。
非是:不是因为。
为年催:岁月催人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晨昏之间的忙碌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年华易逝的感慨。开篇“朝升照日槛,夕次下乌台”,生动地勾勒出官员早出晚归的忙碌轮廓,其中“日槛”和“乌台”都指代工作场所,暗示诗人在官方职务中的辛勤付出。

接着,“风竿一眇邈,月树几裴回”,则是通过对风吹过竿子(可能是官署中用以报时的工具)和月光下树影摇曳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这里,“风竿”和“月树”都是诗人感受时间变化的象征,而“眇邈”和“裴回”则形容这种感觉的模糊而遥远。

在下一句,“翼向高标敛,声随下调哀”,诗人通过对鸟儿归巢和声音渐低的描写,传达了日暮时分的凄凉之感。这里,“翼向”指鸟儿飞回巢穴,而“声随下调哀”则是声音随着夜色降临而变得柔和且带有悲哀。

最后,“怀燕首自白,非是为年催”,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这里,“怀燕”意味着怀旧,而“首自白”则指头发逐渐斑白,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个人年华增长,但诗人强调这并非是因为外界压力而感受到时间紧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巧妙利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生命轨迹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

魏求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武则天至玄宗初在世。曾自御史谪为山阳丞,为诗以自伤。后累官至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

  • 籍贯:邢州钜鹿

相关古诗词

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

有美朝为贵,幽寻地自偏。

践临伊水汭,想望灞池边。

是遇皆新赏,兹游若旧年。

藤萝隐路接,杨柳御沟联。

道惬神情王,机忘俗理捐。

遂初诚已重,兼济实为贤。

迹是东山恋,心惟北阙悬。

顾惭经拾紫,多谢赋思玄。

未躧中林步,空承丽藻传。

阳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长门怨

长安桂殿倚空城,每至黄昏愁转盈。

旧来偏得君王意,今是无端宠爱轻。

窈窕容华为谁惜,长门一闭无行迹。

闻道他人更可怜,悬知欲妒终无益。

星移北斗露凄凄,罗幔襜襜风入闺。

孤灯欲灭留残焰,明月初团照夜啼。

向月唯须影调逐,不如畴昔同八屋。

云浮彫练此城游,花缀珠衾紫台宿。

自从捐弃在深宫,君处芳音更不通。

黄金买得《长门赋》,祇为寒床夜夜空。

形式: 乐府曲辞

五郊乐章.舒和

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木兰花令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闭宝匣,掩金铺, 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凝然愁望静相思, 一双笑靥嚬香蕊。

形式: 词牌: 木兰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