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梅乃林希玄寄惠(其一)

罗浮唤醒雪霜魂,知是孤山几代孙。

冷蕊疏枝低作干,苍苔翠藓近移根。

未论大用调金鼎,已许平生老瓦盆。

岁暮徜徉三友在,寒松瘦竹共柴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盆梅乃林希玄寄惠(其一)》是蓝仁所作,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对盆中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首句“罗浮唤醒雪霜魂”,罗浮山是道教名山,诗人将梅花比作罗浮山的精灵,赋予它雪霜般的高洁气质,暗示了梅花傲霜斗雪的精神风貌。次句“知是孤山几代孙”,孤山是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梅花与孤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关联,诗人借此表达对梅花孤高品格的赞美。

“冷蕊疏枝低作干”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冷艳的花朵稀疏地分布在枝条上,显得清瘦而坚韧。接下来的“苍苔翠藓近移根”,则通过环境的衬托,进一步突显出梅花扎根于简陋之处,却依然生机盎然。

“未论大用调金鼎,已许平生老瓦盆”两句,诗人并未局限于梅花的实用性,而是赞美其即使在平凡的瓦盆中也能保持高洁,不求奢华,体现了梅花淡泊名利的人格象征。

最后,“岁暮徜徉三友在,寒松瘦竹共柴门”以“三友”——梅、松、竹,共同描绘了一幅寒冬时节的清雅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尚情操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梅花的孤高、坚韧和淡泊,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其二)

托根盆盎似藏身,五蕊三花小试春。

水月影随灯火转,山林迹共市廛亲。

陇头不为行人折,湖上空怀处士邻。

最念平生清白操,偶抛霜雪傍光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瑞香(其一)

南园秋色尽凋零,别有幽芳出远林。

叶布绿云晴霭霭,花攒红粟晓森森。

雪中吐艳争春早,露里浮香坐夜深。

不与梅花同素淡,时人少识岁寒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瑞香(其二)

儿时长记侍重闱,频向花前戏綵衣。

春树婆娑低几杖,夜香浮动袭屏帏。

用心霜雪开时早,晦迹山林识者稀。

四十年馀看物变,又扶衰病对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瑞香(其三)

瑞香当作百花宗,翠叶朱蕤碧玉丛。

先得阳和开两月,也禁霜雪度三冬。

江梅比节终藏白,仙杏同时合酿红。

华石纲中招不去,山林岁晚强为容。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