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桐

一水清无底,双桐碧有情。

银床翻昼影,玉虎堕秋声。

露叶游丝断,风枝宿鸟惊。

隔帘人不寐,又送月西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井边梧桐树在月光下的独特魅力。

首句“一水清无底”,以“清无底”三字,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深邃,仿佛能窥见水底的世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双桐碧有情”一句,将视线转向井边的梧桐树,以“碧有情”形容其翠绿且充满生机,赋予了树木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银床翻昼影,玉虎堕秋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银床,可能是指井口或井边的石板,其影子在水中随着水流轻轻摇曳,如同银色的床铺在水中翻动。而“玉虎堕秋声”,则是对井中水滴落的声音的比喻,仿佛是玉制的老虎在秋天的夜晚掉落,声音清脆悦耳,增添了夜晚的韵律感。

“露叶游丝断,风枝宿鸟惊”两句,通过露珠与游丝的断裂,以及风吹动树枝时惊飞的宿鸟,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隔帘人不寐,又送月西倾”一句,将视角拉回至人的情感世界。隔着窗帘的人无法入眠,或许是因为被这美丽的夜景所吸引,或是内心有所触动。而“月西倾”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月亮逐渐向西方落下,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井边梧桐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舟次江口

香吹生兰渚,飞霜下荻州。

月波清浸夜,天幕冷垂秋。

远屿迎潮没,寒烟护水浮。

冲歌来泽畔,知是采菱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赋江皋

目睇兰皋上,春波泛早晖。

画船人竞渡,绣羽雉交飞。

岛树残潮落,汀花宿雾稀。

短亭迷酒市,官柳绿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西郊二首(其一)

高楼十二曲,倚遍到斜晖。

天幕清无翳,溪云冻不飞。

断冈残烧尽,远树宿禽归。

久忆莲华社,钟声隔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西郊二首(其二)

远籁生寒野,平芜弄夕阳。

天寒空鸟道,水落见鱼梁。

岛树风仍荡,汀葭日映黄。

津楼慵极目,杳杳白云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