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的作品《次君陟见志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首句“秋风飒飒吹寒雨”,以秋风和寒雨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接着,“寒士畏寒不畏暑”一句,通过对比寒暑,表达了寒士们在生活中的艰难处境,他们面对严寒时坚韧不屈,却也渴望温暖。
“杜陵四海无尺椽,颇思大屋连千础”运用典故,借杜甫的困顿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寒士生活的同情与理解。他渴望能够为这些寒士提供庇护,让他们免受寒冷之苦,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济世救民的情怀。
“大庇天下寒士寒,小利犹能及雀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即使是在微小的利益上,也要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
“平生志大不小用,未解从人问科举”表明诗人一生的理想远大,但并未得到实现,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追求科举功名,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可怜时俗喜儇媚,此道悠悠付何所”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浅薄与浮躁,诗人对此感到惋惜,他的理想似乎找不到归宿。
最后,“不如归来负寒日,食芹得味绝不去”表达了诗人宁愿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的生活,也不愿为了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人生何处无一饭,饱卧便便腹如鼓”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满足和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